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寒衣節放河燈習俗的由來

寒衣節放河燈習俗的由來

寒衣節放河燈習俗的由來

導讀:寒衣節曾是一個全國性的祭祖日,也是生者懷念死者的日子。這天,婦女們要親手縫製好寒衣,爲家人試穿冬衣,或送給遠方的親人;然後在墳前燒掉紙做的寒衣,作爲對已亡人的懷念,俗稱“燒寒衣”。到廟裏燒香、祭供祖先、燒紙錢、放河燈等爲民間的普遍節俗。那麼,大家知道寒衣節放河燈的習俗嗎?寒衣節爲什麼要放河燈?且隨萬年曆小編詳細瞭解下吧。

寒衣節放河燈習俗的由來

放河燈的習俗起源於印度。據說在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佛教信徒每年於農歷七月十五舉行孟蘭盆會,放河燈追祭祖先、超度亡靈。孟蘭,在梵文中是“倒懸”的意思。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放河燈也成爲每年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的習俗。

各地寒衣節的風俗

山東淄博習俗:農曆十月初一日,是人們上墳祭祖的傳統日子,多供以秋季豐收之物,意在報告祖先全面收成完畢。這天上墳除了燒紙以外,還用彩紙剪做衣帽,焚於墓前,有“十月一,上墳燒寒衣”之說,意爲祖先捎去過冬衣服。桓臺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淄川除了上墳祭祖以外,還於傍晚到野外路口,爲沒有後人的死者祭祀,添“禦寒衣”。

北京人的習俗:過去北京有句諺語叫“十月一,送寒衣”。這種風俗早在明代就有了。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寫的很詳細,所謂“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等等。意思是天氣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應該給死去的親人寄點寒衣去。每年到十月初一,人們總是預先糊好“寒衣包”、“金銀包袱”,在包袱外面寫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後再焚化了。十月初,送了寒衣之後,據說在清代,還要頒發曆書,各處書局刻印出售。舊時的北京,大小衚衕中,常看到有人背一個布包,手中拿一疊子曆書,一邊走一邊叫賣:“賣皇曆,賣皇曆。”這也算是舊京的一景吧。

老南京的“寒衣節”:是日,人們把各色彩紙糊成的冥衣,裝在一紅紙袋裏,上寫亡者的身份和姓名。初一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後拿到門外焚化,以示對亡人的記掛,祈求賜福保佑,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嘗新。

猜你喜歡

》》寒衣節吃麪習俗的由來

》》寒衣節的祭拜禁忌有哪些 

》》寒衣節的習俗有哪些 寒衣節的習俗盤點 

》》最經典的寒衣節詩詞大全

》》寒衣節出生的名人大全 

》》寒衣節出生的人好不好  

》》寒衣節的來歷 

》》2015年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以上是萬年曆小編爲您整理的“ 寒衣節放河燈習俗的由來”,希望您會喜歡。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寒衣節的內容嗎?不妨點擊專題》》》寒衣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zh-hant/xiaoxiao/zixun/jvp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