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城市文化 >

廬陽區的歷史典故有哪些

廬陽區的歷史典故有哪些

廬陽區的歷史典故有:百花井、張遼威震逍遙津、洪家花園、九獅橋。

廬陽區的歷史典故有哪些

百花井

相傳唐朝末年,合肥人楊行密為人寬厚仁信,且有智謀,在軍事鬥爭中不斷取得勝利,被唐昭宗封為吳王,成為一名唐朝藩王,是合肥歷史上第一位王侯。楊行密發跡後,女兒百花公主不願住在鄉下,於是在外征戰的父親便為女兒在合肥城內建造一座府第,院中有一口老井,此井深不見底,井水清澈,冬暖夏涼,且不論旱澇常年保持充足水源。而百花公主每日必以井水為鏡,臨井化妝。百花公主梳洗打扮用過的水井自然叫百花井。後來,人們稱這個地方叫做百花井。

張遼威震逍遙津

1700多年前,曹魏與孫吳為爭奪合肥,進行長達32年戰爭。其中最有名一次就發生在古逍遙津畔。《三國演義》中“張遼威震逍遙津”故事,就是對這一著名事件的生動描寫,流傳千古,婦孺皆知。重修後的逍遙津橋改名為“飛騎橋”(此橋1955年前後,因修建馬路,填平橋洞,湮沒於地下)。

洪家花園

舊時坐落在小東門內東南角洪家花園,其主人洪某在民國初年經商,原系小本生意,當時正值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中國大肆向我國傾銷洋貨,逐漸向內地蠶食滲透。設在上海的亞細亞煤油公司要在合肥設立煤油經銷處,但經銷人一定要有相當可觀的資本或田地、房產和有價證券作保證。洪某得悉這筆交易一本萬利,有利可圖,但自己的資本並不雄厚,為了做成這筆交易,經深思熟慮,決定投標承辦。於是大擺宴席邀請城內紳商富戶租田在東大圩的人,請他們本著“親不親家鄉人”在洋人面前給他捧場作證;另一面又與當地農民說好,如果一旦洋人去東大圩看田地,詢問時就答應是洪家的佃戶。不久,洪某非常氣派地帶著洋人前呼後擁地走在東大圩田頭,只見衝心裡莊稼長得特別好,男女老少,三個一堆,五個一群,站在路旁好奇地望著洋人,“佃戶”們老遠就迎著洪某東家長東家短叫開了,洋人有問,隨口就答,滴水不漏,真是熱鬧非常。洋人不知就裡,被表面現象迷住,當即拍板成交,洪某便成為合肥煤油經銷代理人。

九獅橋

傳說很多年以前,今天九獅橋所在的位置只有一座簡易的木橋,後來被洪水沖垮,再沒有重新修建。一直到民國時期,河上還沒有橋,稍一漲水,附近的老百姓要想去河對岸,都要繞一個很大的圈子,來回很不方便。後來,有個姓戴的商人,從外地回來給母親做壽,他在廣收了親朋好友的禮金後,卻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請客吃飯,而是用這筆錢在這裡修建了一座石頭橋,這便是九獅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chengshiwenhua/6jyq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