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城市文化 >

佤族有什麼獨特的樂器

佤族有什麼獨特的樂器

佤族是我國西南地區的一個主要的少數民族,其人民能歌善舞,民間文藝豐富多彩,那佤族有什麼獨特的樂器呢?

佤族有什麼獨特的樂器

佤族常有的民間樂器有大木鼓、大鼓、銅鼓、鋩鑼、蘆笙、竹琴、德烏、三絃、小獨笛等。

佤族木鼓在佤族的各種器物中,最神聖、尊貴之物莫過於木鼓。傳統的木鼓以紅椿、紅色樹為原材料,長約200釐米,直徑約70釐米,鼓身挖一條長約150釐米,寬約15釐米的直槽:中是掏空,槽兩側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圍留有空隙,起共鳴作用。每個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對以上的木鼓,較小者稱“公鼓”,較大者稱“母鼓”,供奉於專門的木鼓房中,置於兩根橫木之上,以防潮溼。

較大的村寨,有數個木鼓房和數十個木鼓。大約一兩年就需要更換新木鼓。製作新木鼓時,首先需要從森林中拉回一段大樹幹,稱之“拉木鼓”。拉木鼓是一項整個村寨人都要參與的盛大活動,在佤歷“格瑞月”(相當於公曆12月)開始進行。屆時,魔巴(巫師)鳴槍並敲擊召集村寨群眾。舉行祭祀和剽牛活動。製作木鼓,大約要6至10天時間

古往今來,佤族人民把木鼓當作靈物崇拜,認為敲木鼓可以通神靈,驅邪魔,降吉祥。當時,遇有戰爭等緊急事態。用木鼓示警集眾;獵手捕獲虎豹等野獸,也要擊鼓表示敬意。逢年過節或宗教祭祀之時,木鼓更是振奮人心的樂器。當人們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時,可以發出四種不同音響,(多為一人敲打,也可數人合擊)鏗鏘有力,節奏交錯,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鼓語”。20世紀70年代以後,木鼓經過改制,成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樂器,登上了新時代的文藝舞臺。

佤族小獨笛

小獨笛,佤族豎吹樂器。佤語稱“瓦格洛”、“蔚利”或“住”。廣泛流行於雲南西盟、滄源、孟連、瀾滄等佤族聚居地區。小獨笛是佤族古老的豎吹樂器,管身竹製,音色圓潤、柔美,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

獨笛外觀侗笛很相似,管身竹製,全長約30釐米。製作方法也類似侗笛,管的上端為吹口,在吹口處順竹統劈一小口,兩側各墊一薄竹片(頭大尾小),中間形成一個長方形吹孔。

吹孔下部切一斜口,在正面近吹孔處開一橢圓形音孔。吹口內側呈弧形,設有笛塞。管身正面開有4個按音孔,可發出5個音。各地瓦格洛規格不一,音高不同,常用bB、bA調兩種。

標籤: 樂器 佤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chengshiwenhua/p4e3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