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特大洪災是在哪一年 特大洪災是在几几年

特大洪災是在哪一年 特大洪災是在几几年

導語:洪災引起的災害是多方面的,如爆發疾病、降低免疫力、人員傷亡、發生爆炸等等。有些朋友不清楚特大洪災的相關內容,那麼,今天就來說說,特大洪災是在哪一年?特大洪災是在几几年?有不知道的小夥伴趕快跟著小編來學習一下吧,希望大家閱讀愉快。

 特大洪災是在哪一年

特大洪災是在哪一年 特大洪災是在几几年

特大洪災

特大洪災是在1998年。1998特大洪水是20世紀發生的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受災最重的是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並且全國共有29個省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

1998年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從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陽湖連降暴雨,大暴雨使長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來水和潮汛共同影響,江蘇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線超過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達9.90m。

沿江蘇南地區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由於沿江潮位高,內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內澇的嚴峻局面。秦淮河東山站最高水位10.28m,居歷史第三位,滁河曉橋站最高水位達11.29m,超出警戒水位1.79m。

特大洪災是在哪一年 特大洪災是在几几年 第2張

  洪水

長江洪水氾濫是長江流域森林亂砍濫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中下游圍湖造田、亂佔河道帶來的直接後果。長江兩岸有4億人口居住,50年代中期,長江上游森林覆蓋率為22%,由於不斷進行的農地開墾、建廠和城市化,使兩岸80%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四川省193個縣中,森林覆蓋面積超過30%以上的僅有12個縣,一些縣的森林覆蓋面積還不到3%。為此,長江流域180萬平方公里土地中,有20%發生水土流失,每年喪失表土24億噸,每年從上游攜帶下來5億噸以上的土砂順著長江流入了東海。由於年復一年的土砂淤積,長江的河床從多年前開始就已高出了地面,成為繼黃河之後的又一條“懸河”。

長江的“碧水”早已蕩然無存,其“渾黃”程度可以和黃河“媲美”。另一方面,長江中下游有蓄洪功能的湖泊則在迅速地萎縮著,洞庭湖水域面積從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縮減到2145平方公里,鄱陽湖在40年間縮小了1/5,還有數百個中小湖泊已經永遠地從地圖上消失了。這一切都是長江洪水氾濫的原因。

特大洪災是在哪一年 特大洪災是在几几年 第3張

  洪災

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水位高的原因

1998年長江洪水量級小於1954年,但中下游水位卻普遍高於1954年,有360公里河段的最高洪水位超過歷史最高記錄。水位高的主要原因是:

潰口和分洪水量比1954年少。1954年長江中下游潰口和分洪總水量高達1023億立方米,1998年只有一些洲灘民垸分洪、潰口,分蓄水量只有100多億立方米。如果1954年分洪和潰口的水量與1998年相當,則當年城陵礬附近水位將比1998年實際水位還要高1米左右。

湖泊調蓄能力降低。歷史上我國江河兩岸地勢低窪地區分佈著眾多的湖泊,是調蓄洪水的天然場所。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人與水爭地的現象日趨嚴重,大量的湖泊被圍墾,調蓄容積急劇減少,加重了洪澇災害。1949年長江中下游通江湖泊總面積17198平方公里,只剩下洞庭湖和鄱陽湖仍與長江相通,總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近40多年來,洞庭湖因淤積圍墾減少面積1600平方公里,減少容量100多億立方米,鄱陽湖減少面積1400平方公里,減少容量80多億立方米。如果用1954年的天然調蓄容積對1998年實際洪水量進行演算,洞庭湖、鄱陽湖及長江中游1998年的洪水位可降低1米左右。

長江與洞庭湖的水流關係發生變化。60年代末70年代初,長江的下荊江河段裁彎取直後,荊江河段的洩洪能力加大,上游來水分流入洞庭湖的流量減少,而其下游河道過流能力沒有相應增加,從而造成城陵磯附近水位壅高。

長江上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加重了中下游地區防洪的壓力。據宜昌水文站近50年資料統計,年平均輸沙量約5.2億噸,年際變化不大,沒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漢口河段年平均輸沙量為4.3億噸,宜昌與漢口間的年輸沙量差值約1億噸左右,主要淤積在洞庭湖區。近40多年來,洞庭湖淤積量約40億噸,淤積減小了湖泊容積,抬高了洪水位。長江中下游幹流河床相對變化不大,基本穩定。其中城陵礬至武漢之間部分河段較下荊江河段裁彎取直前有所淤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69x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