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古代也有春運唐代為了保障節日運輸做了什麼 唐代如何保障節日運輸

古代也有春運唐代為了保障節日運輸做了什麼 唐代如何保障節日運輸

導語:很多人以為只有現代社會才有春運,但實際上,我國古代就已經有春運了,畢竟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古人也是要過年的,也是要回家和家人團聚。現在的春運,有各大部門來保障交通運輸,那麼,在唐代為了保障節日運輸做了什麼?到底唐代如何保障節日運輸?一起來了解。

古代也有春運唐代為了保障節日運輸做了什麼

古代也有春運唐代為了保障節日運輸做了什麼 唐代如何保障節日運輸

古代春運

統一運輸價格。為保證節日運輸,我國古代有官辦、商辦、民營三類交通體系,但不論哪一種都是要收費的。節假日時,客運和物流費用會比平時貴一些,但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如在唐代,商業運輸便有一個全國統一價,並設有最高和最低限價,連里程速度都有詳細的規定。

古代的春運,費勁在路上,這是今天總乘坐高鐵飛機的人民群眾難以想象的。

在殷商時期,統治者們就高度重視道路問題,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安陽殷墟考古,就發現了很多車馬坑。步入大秦王朝後,秦始皇修了大量公路,在全國形成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交通網路,直道、軌路(相當於秦朝的高鐵)等都亮相了。不過,那時候的高鐵,是木軌,軌道都是硬木頭,下面墊上枕木,形狀和樣式和今天沒啥大區別,只是上面執行的是馬車。

古代的春運,費勁在路上,這是今天總乘坐高鐵飛機的人民群眾難以想象的。

在殷商時期,統治者們就高度重視道路問題,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安陽殷墟考古,就發現了很多車馬坑。步入大秦王朝後,秦始皇修了大量公路,在全國形成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交通網路,直道、軌路(相當於秦朝的高鐵)等都亮相了。不過,那時候的高鐵,是木軌,軌道都是硬木頭,下面墊上枕木,形狀和樣式和今天沒啥大區別,只是上面執行的是馬車。

古代也有春運唐代為了保障節日運輸做了什麼 唐代如何保障節日運輸 第2張

古代春運交通

而在長途春運裡,光靠人就扛不住了(會累得吐血,畢竟現實生活中沒有神行太保戴宗),需要大牲口頂上,比如各種馬、騾子、牛、驢,至於是赤兔馬汗血寶馬還是瞎眼騾小瘦驢,就看乘車人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了。這就不得不涉及春運票價的事了。

古代交通,有三個體系:官辦、商辦、民營,但不論哪個,都不是白給的,毫無疑問收費。春運期間,自然較貴,物流和運輸成本都不低,和今天相比,方式上沒有過大區別。有史料說,唐朝的時候全國春運費用統一,不能大於一個最高價,也不能小於一個最低價。

比如,在唐代春運期間,若車載1000斤,行走100裡,要花900文錢:每馱100斤,走100裡,要花100文錢;走山坡道路,花費120文錢。但即便走的全是內嶺道山路,要價最高也不可以超過150文錢;走平坦小道時,費用再低也不能低於80文錢。人背、扛、抬,二人頂一馱收費。

以開元年間為例,當時的九品官,級別和今日的股級幹部差不多,一月大概能掙3817文,日收入約127文。以“二人頂一馱”來說,抬著100斤的東西走100裡,每人可以得50文錢,以每天走50裡來說,日收入25文錢,這在當時可買大約25斤大米。可見,運費還真不算高。而若走水路,會更便宜,自然成為春運首選。

春運一詞的由來

古代也有春運唐代為了保障節日運輸做了什麼 唐代如何保障節日運輸 第3張

春運

春運,即春節運輸,是中國在農曆春節前後發生的一種大規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的現象。以春節為中心,共40天左右,每年農曆臘月十五到次年正月廿五。由國家發改委統一發布,交通運輸部、民航局按此進行專門運輸安排的全國性交通運輸高峰叫做春運。一般意義上的春運,是指中國大陸的城際交通,不包括中國大陸與香港、澳門和臺灣之間的交通以及國際交通 。

“春運”一詞最早出現於1980年的《人民日報》。之後,隨著對人員流動限制的放寬,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鄉外出務工、求學。諸多人群集中在春節期間返鄉,形成了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的春運。近30多年來,春運大軍從1億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37億人次,相當於讓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總人口搬一次家。2021年2月12日起,鐵路車票預售期調整為15天 。

2022年春運於2022年1月17日開始,2月25日結束。根據火車票15天預售期安排,2022年春運首日火車票於1月3日開售。 旅客1月17日起可以購買除夕當日的火車票 。據初步預測,全國春運客運量較2021年8.7億人次有較大幅度增長,甚至將超過2020年的14.8億人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9158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