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新聞 >

長江白鱘可能已滅絕 15年未見或高科技重生

長江白鱘可能已滅絕 15年未見或高科技重生

長江白鱘可能已滅絕 15年未見或高科技重生

  近日在武漢召開的一個論壇上,專家表示我國特有的保護動物長江白鱘可能已完全滅絕。因為,人類已有15年都未見到長江白鱘的出現,不過,專家也透露或許高科技能讓其重生。

長江白鱘可能已滅絕 15年未見或高科技重生

11月4日,在湖北武漢召開的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論壇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在其報告中透露了這一訊息。該分論壇由全國水生野生動物分會等承辦。

危起偉說,“白鱘可能已經滅絕,專家們正在評估這一情況。”科研人員自2003年以後,近15年來沒有發現過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個體存留。

但人們還抱有一線期待。“有漁民認為,長江某些水域還倖存有白鱘。”危起偉說。

從一尾白鱘個體或少量個體,如何實現保種,甚至種群恢復?危起偉帶領的科研團隊正在攻克相關技術。

長江白鱘可能已滅絕 15年未見或高科技重生 第2張

危起偉課題組成員葉歡博士在論壇上報告了魚類生殖細胞移植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葉歡希望這一技術給白鱘“重生”帶來曙光。

魚類生殖細胞移植技術是把一種魚的生殖細胞(作為供體)移植到另一種魚體內(作為受體),讓後者(受體)的雄魚和雌魚能分別產生前者(供體)的精子和卵子,通過挑選、受精,孵化出前一種魚(供體)。

葉歡博士等研究人員用白鱘的近親緣關係物種——匙吻鱘的生殖腺細胞,在長江鱘中進行了測試。實驗結果顯示,移植成功率較高,異種精巢生殖細胞移植等平均嵌合率達65%。

長江白鱘可能已滅絕 15年未見或高科技重生 第3張

危起偉說,這一技術至少有三種作用:首先是“借腹生子”。如果能找到一條白鱘,就有可能借助於長江鱘的“肚子”,“生”出很多白鱘來;其次可以改善相應物種的遺傳多樣性。如果能找到多尾白鱘個體,研究人員可以把多尾白鱘的多個生殖細胞,集中移植到同一達氏鱘個體或群體中,改善子代白鱘的遺傳多樣性。最後,這一技術可以作為瀕危物種或瀕危物種基因庫的儲存方法。

葉歡表示,除了這一技術,人們也可以嘗試細胞核移植等克隆技術。但在技術上,核移植的挑戰更大,而且存在“丟失核外物質”的缺點。

此外,危起偉帶領的研究人員還向論壇提交論文摘要稱,他們與華大基因合作,歷時兩年,目前已完成中華鱘全基因組的測序,正在分析相關資料。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的大型溯河產卵洄游性魚類,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xinwen/dqd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