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生活圈 >生活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大九十的大寫怎麼寫 中文數字的大寫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大九十的大寫怎麼寫 中文數字的大寫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大寫分別是: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這種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大寫數字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出來的,武則天承襲了民間的寫法,大量使用大寫數字,使之廣泛化,普及化。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大九十的大寫怎麼寫 中文數字的大寫

起源

關於大寫數字的起源,有隋唐、武后、宋代等幾種說法,其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清代顧炎武的說法:凡數字作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其實,顧炎武的說法是靠不住的,程大昌、葉名澧、俞樾等認為數目字用多筆始於唐代以前,乃始差為得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大九十的大寫怎麼寫 中文數字的大寫 第2張

吐蕃文書的發掘整理,為我們提供了唐代及其以前數目用大寫字的大量的實物上的證據,在吐蕃的出土文書中,大寫的數目字非常的多,如《高昌延昌二十七年(587)八月兵部條列買馬用錢頭數奏行文書》:“用錢壹遷肆伯捌拾文”,這些總計數字用多筆字,顯然是為了防止奸人竊改,在高昌延昌年間(561-601)的出土契券中,數目字用大寫字的情況已相當普遍,至於高昌延和(602-613)以後的出土券契中,數目字則以用多筆字為常了。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大九十的大寫怎麼寫 中文數字的大寫 第3張

《北涼神璽三年(399)倉曹貸糧文書》:“(前缺)主者趙恭、孫殷:今貸柒石拾斛,秋熟還等斛”,這大概是吐蕃出土文書中有明確紀年的數目字作大寫字的最早記載,綜上所說,我們認為在公元四世紀前後(約當東晉末)人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在券契中使用大寫的數目字,到了公元五世紀、六世紀,這種用法進一步得到普及,唐武后時大量使用大寫的數目字,不過是承襲了祖宗的成法而已,陸榮等以為這種用法始於宋代,顧炎武以為大寫的數目“皆武后所改”,恐均難免數典忘祖之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shenghuoquan/shenghuo/566k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