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城市文化 >

遵義有什麼重大的歷史事件?

遵義有什麼重大的歷史事件?

(一)遵義歷史概述

遵義有什麼重大的歷史事件?

遵義,商周時代諸侯小國鱉國,秦漢時代稱鄨縣,唐宋元明時代稱播州。居住在大婁山東麓鄨水流域的上古鱉族,是巴人的重要支系之一,也是蜀人的重要起源之一。鱉令開創古蜀國開明王朝13代,並於開明9世時締造蜀文化中心——成都城。唐代,播州是巴蜀地區抵禦高原部落國的邊境重鎮。宋代,播州楊家將是西南地區抗擊蒙古入侵的中堅力量。元代,播州土司控制疆域北瀕長江,南臨紅水河,橫跨雲貴高原。明末戰亂,四川慘遭屠戮,惟遵義府倖存。清雍正年間,遵義劃入貴州,是貴州省重要的糧食產地和財政來源之一。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是中國工農運動的重要轉折點。遵義現在是貴州省第二大城市,全國首批24個重點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二)遵義歷史沿革

遠古時期,遵義一帶即有人類棲息繁衍。在桐梓縣巖灰洞舊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發現的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測定,為距今20.6~24萬年。桐梓縣馬鞍山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中,也發掘出大量石器骨器,還有豐富的用火遺蹟,年代距今為1.8萬年。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市和習水縣境內,也先後發現許多石斧、石錛、石網墜等古人類工具。

公元前八至五世紀前後的春秋時期,現在的遵義市所轄地域,先後或分別屬於牂柯、巴、蜀、鱉、鰼等邦國。戰國時期,今遵義一帶屬於“大夜郎國”的範圍。西漢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為郡,郡治鱉縣,即在今遵義市中心城區附近。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於夜郎地置牂柯郡,作為邦國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國”之名從此消失。此後,作為郡縣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縣”之名曾多次出現,與今遵義有關的,一是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縣,在今桐梓縣境,為珍州的治所。二是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這個夜郎縣。至德二載(公元757年),大詩人李白被“長流夜郎”就是這裡。這個夜郎縣之名到五代時期廢除,北宋時期復置,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廢,計先後存廢達480年。此後中國歷史上再沒有出現“夜郎”郡縣之名。

作為二級政區的州、郡名稱,歷代屢有變更。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將隋代的郎州改名為播州,領轄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歷經五代、宋、元到明朝末葉,存在了962年。所以人們常習慣用“播州”來代稱古代的遵義。

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將播州所領的羅蒙縣改名遵義縣。這是“遵義”名稱最早的出現。遵義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4年。除縣名外,歷史上曾有過遵義砦、遵義軍、遵義軍民府、遵義府、遵義專區、遵義行政公署、遵義市等建制名稱。
播州從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間,為楊氏土司所世襲統治。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播之役”後,取消土司制度,實行“改土歸流”,於次年分播州為遵義、平越兩個“軍民府”,分別隸屬四川、貴州兩省。清康熙年間取消“軍民”二字,直稱遵義府。今遵義市大部分地域屬於這兩府,還有部分地域屬於石阡府、思南府。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遵義府由四川省劃歸貴州省管轄。直到民國初年,廢除“府”的建制。民國24年(公元1935年),貴州省設11個行政督察區,黔北十餘縣為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遵義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遵義專區,後稱遵義地區,為省政府派出機構,並以原遵義縣城區為基礎新建遵義市。此後的數十年間,遵義地區領轄的縣市曾有少許變動。1997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遵義地區改建為遵義市(地級市,1997年11月掛牌),原遵義市改建為紅花崗區,原遵義地區領轄的縣、自治縣即歸新建的遵義市領轄;赤水市、仁懷市為省轄市,由遵義市代管。2004年,經國務院批准,由紅花崗區和遵義縣北部劃出部分地區,在原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基礎上,新成立匯川區。至此, 全市共轄2區、2市、8縣和2民族自治縣,即:紅花崗區、匯川區、赤水市、仁懷市、遵義縣、桐梓縣、綏陽縣、正安縣、鳳岡縣、湄潭縣、餘慶縣、習水縣、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chengshiwenhua/mrq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