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七夕為什麼又稱為乞巧節

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七夕為什麼又稱為乞巧節

導語:七夕節是大家都知道的的情人節,也是女孩子們最期待的節日之一。七夕節是又叫乞巧節,那麼,今天小編就跟朋友們來講講,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七夕為什麼又稱為乞巧節?有不知道的小夥伴趕快跟著小編來學習一下吧,希望大家閱讀愉快。

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七夕為什麼又稱為乞巧節

七夕

在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其實乞巧節也是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之中。傳說織女的手藝極巧,不僅會織雲錦,而且還能縫無邊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一種“乞巧”習俗。七夕節也叫“乞巧節”。這一天,民間要進行乞巧活動,即向織女乞求智巧。七月七日織女與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暢,如果在此時向她乞求智慧巧奪天工,她定會將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人們,人們從此就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靈手巧。

乞巧習俗反映了勞動人民學習勞動技能的強烈願望。浴室從漢代就有了乞巧風俗。南北朝時,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唐代有長安穿針乞巧的風俗。宋東京潘樓出現了民間乞巧市,專賣乞巧製品。“仙樓”:剪五彩紙為層樓;“仙橋”:剪紙為橋,上有牛郎、織婦及仙侍從;“花瓜”:在瓜上刻花紋;“種生”:以綠豆、小麥、小豆等在瓷器內用水泡浸,長出數寸長的綠芽,用紅藍彩條束起。在七夕乞巧活動中,婦女們不僅可以向織女乞求技藝,還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和心願,向織女乞富、乞壽、乞子、乞愛情。在諸多的願望中,每人只得乞求一樣,且連乞二三年方顯心誠。

而且在古代全國各地乞巧的形式又各不相同,但是目的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七夕為什麼又稱為乞巧節 第2張

 七夕節

乞巧介紹

穿針乞巧

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

蛛絲乞巧

則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以其織網疏密為得巧多少;明清時代流行的投針驗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縫衣針,以盆底針影形狀判斷是否“得巧”。

七夕中午,在院裡晒一盆水,因微塵飄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膜。將繡花針塗油以後,輕輕放置水面,能夠浮起來者則被認為是乞得了巧。

喜蛛應巧

女孩將自己做的針線活放進小竹匾裡,有的放應時瓜果。然後捉一個蜘蛛放進去,上面用一塊布蒙起來。一夜過來,掀開上面蒙的布,如果看到有蜘蛛網,則預示著乞得了巧。

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七夕為什麼又稱為乞巧節 第3張

七夕圖片

為什麼七夕那天喜鵲都不見了

傳說影響

喜鵲在我國的民間一直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小鳥,至少在過去是這樣。這種鳥喜歡在人類聚集的地方活動,像房前屋後的一些高樹上,就常見到喜鵲,有些還把窩安在這裡。

民間認為喜鵲是一種喜慶的小鳥,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叫聲好聽。過去還有著“喜鵲叫,貴客到”的農諺。並且在很多的神話傳說中,也有喜鵲。

其中牛郎和織女相見,就是通過喜鵲搭建。有些人認為在七夕這天喜鵲不見了,就是因為它們去搭鵲橋了。

生理影響

鳥類都有換毛的習慣,就連貓狗等哺乳動物也有這個特性。而喜鵲一般換毛就是在農曆七月份上旬,也就是七夕這天前後。

因為喜鵲在春天長的羽毛是比較粗硬的,這也是因為春夏季比較的溫暖。可是到了七夕前夕,喜鵲就要開始換毛了,大量的羽毛會快速脫落,然後再長出柔軟細密的羽毛,這樣才能在冬天的時候抵禦寒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013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