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八大習俗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八大習俗

導語:小編先告訴你一個,元宵節月圓人圓的美麗傳說,古時女孩子未出閣,是不能出門的,只有元宵節例外。這天,長期被束縛在家裡的女子,都以看燈為藉口,瀟灑走一圈。同時,元宵節也是春風即起,女孩子春蟲湧動,慾望無邊的時候。於是,她們走在燈會上,成為舊社會難得的豔遇、約會之期。元宵節情人節來歷,大抵如此。 元宵節還有很多豐富多彩的習俗呢。小編為你科普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快樂看看農曆正月十五元宵八大習俗吧。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八大習俗

1、元宵節的習俗之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漢族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2、元宵節的習俗之二賞花燈

賞燈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一般在元宵節舉辦活動。按字面理解為觀賞燈,但在廣東省梅州興寧市及周邊地區,賞燈是一個節日。中文漢語:賞燈,客家話:響丁,賞燈每個家族有些不同,根據各自祖先留下的。

同一個姓氏的家族一般都是在同一天過節,但不同姓氏的家族也會在同一天過,在興寧一個圍龍屋就代表著一個大家族。賞燈從正月初九開始到正月十七,最多家族集中在正月十二 ,十三和十四這幾天。

3、元宵節的習俗之三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4、元宵節的習俗之四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德州婦女登上南城門,走到大寺閣,俗諺:“爬爬城,不腰疼。”黃縣(今龍口市)婦女走百病必須過西關的月牙橋。莒縣農村男女老少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謂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5、元宵節的習俗之五迎紫姑

迎紫姑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紫姑是漢族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

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像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6、元宵節的習俗之六舞獅子

正月十五元宵節,全國各地都有耍獅子的風俗習慣,那麼,這一風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東漢章帝時,西域的大月氏國給漢朝進貢了一頭猛獸,頭大如篩,口大如盆,眼似銀鈴,滿身金毛。

這隻猛獸十分凶猛,關在鐵籠時常張著血盆大口,發出嚇人的叫聲。進貢的使者說:“這是大月氏國獨有的一種猛獸,因為長了一身金黃的毛,人稱金毛雄獅子,又因為它十分凶猛,稱為獸中之王”。

7、元宵節的習俗之七逐鼠

這項活動始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8、元宵節的習俗之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16p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