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夏至節氣的習俗 夏至節氣南北方習俗吃什麼

夏至節氣的習俗 夏至節氣南北方習俗吃什麼

本站  每個節氣或傳統節日到來之際,我國各地就會舉行各種各樣的習俗活動,而夏至作為我國傳統節氣之一,夏至到來的時候,習俗活動肯定是會有的,習俗的表現可以在活動上,也可以在飲食上。那麼,夏至節氣的習俗都有哪些呢?夏至節氣南北方習俗吃什麼?小編帶你一起來了解夏至節氣的相關習俗。

夏至節氣的習俗 夏至節氣南北方習俗吃什麼

夏至節氣的習俗 夏至節氣南北方習俗吃什麼

夏至節氣的習俗

夏至節氣的習俗:南方

嶺南: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據說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說,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習慣延續到今。“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正是基於這一良好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獨特的民間飲食文化。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家戶戶在夏至日殺狗的景緻今天已不復存在。然而,家家戶戶吃狗肉的習慣依然如故。

紹興:舊時,在浙江紹興地區,人們不分貧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常規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而紹興地區龍舟競渡因氣候故,明、清以來多不在端午節,而在夏至,此風俗至今尚存。

無錫: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夏至節氣的習俗

夏至節氣的習俗:北方

北京“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麵。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麵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夏至這天,北京各家麵館人氣很旺。無論麵館的四川涼麵、擔擔麵、紅燒肉面還是炸醬麵等等,各種麵條都很“暢銷”。

山東: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麵,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裡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

夏至節氣的習俗:風俗活動

祭神祀祖: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消夏避伏: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

什麼是習俗

習俗

東漢學者許慎將習字解釋為“數飛也”,即練習或學習飛行的意思,這是習字的本義。習字隨著人類社會文化的發展,在本義基礎上又演變出多種重要含義,習慣、習性便是其中的一種。《禮記·樂記》說:“五年視博習親師”,學者解釋其中的習字含義是“常也”。常即經常、慣常。經常、慣常自然成為習慣,這便是習俗的習的基本定義。俗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銅器銘文《衛鼎》等)。《說文解字》說:“俗,習也”。這是用轉註的方法來解釋俗字的含義,表示俗與習在意義上具有同一性的一面。《周禮·大司徒》疏說:“俗,風俗也”;《荀子富國》注說:“俗,謂民之風俗也”;《呂覽·長攻》注說:“俗,常也”;《周禮·大司徒》注說:“謂常所行與所惡也”。根據以上解釋可知,俗的意義與習字相近或相通,確切而言,便是風俗的意思。習與俗連文合併成習俗一詞,大約始自春秋戰國時期。《荀子榮辱》說:“是註釋習俗之節異也”;《春秋繁露--王道通》說:“人主以好惡喜怒變習俗”;《戰國策·趙策》說:“常民溺於習俗”。按古代經史學家的解釋,前述文句所見的習俗一詞,均是風俗習慣的意義。

綜合前述解釋和實際情況剖析,可以認為,凡有一定流行範圍,一定流行時間或流行區域的意識行為,無論是官方的,民間的,均可稱為習俗,這亦是習俗的基本定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4wl7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