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上虞被稱為什麼之鄉 上虞是被稱作什麼之鄉

上虞被稱為什麼之鄉 上虞是被稱作什麼之鄉

導語:上虞位於杭州與寧波之間,整個地貌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有些朋友想學習一些關於上虞的知識,那麼,下面就來看看,上虞被稱為什麼之鄉?上虞是被稱作什麼之鄉?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上虞被稱為什麼之鄉

上虞被稱為什麼之鄉 上虞是被稱作什麼之鄉

上虞

上虞被稱為中國廉德文化之鄉。上虞位於浙江省東北部,地處杭州灣南岸,距今有2200多年的建縣歷史,是虞舜的誕生地,東漢孝女曹娥“江以孝永”的典故綿遠流長。上虞也是浙學廉源,大哲王充提出的“案古篡畔之臣,希清白廉潔之人”,寫進鉅著中的《論衡》清韻歷久彌新,與現今力倡的清廉文化高度契合。

近年來,上虞區以新時代孝德文化傳承地打造為統領,在孝德文化中挖掘、梳理、提煉本地豐富的廉德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廉德文化的時代價值,系統推進廉德文化價值理念弘揚、理論研究、產品和服務供給、創作宣貫、教育實踐和整合展示“六大工程”,培育出“虞舜清風”廉德文化品牌。作為上級直接聯絡的“基層監督樣本”,上虞正有序將廉德文化融入新時代上虞文化譜系,以廉德文化傳承發展助力精神共富,實現基層監督質效再躍升。

上虞被稱為什麼之鄉 上虞是被稱作什麼之鄉 第2張

  浙江上虞

上虞簡介

上虞區,隸屬浙江省紹興市。位於浙江省東部、紹興市東北部,錢塘江南岸。東鄰寧波市餘姚市,南交嵊州市,西靠柯橋區、越城區,北瀕錢塘江,與海寧市、海鹽縣相望,面積1403平方千米。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與北部水網平原面積參半,呈現出“五山一水四分田”格局。

上虞區是紹興中心城市東部具有濱江特色、功能相對完善的綜合性新城區,是省級區域交通樞紐中心、紹興商貿中心和浙東新商都。境內高速公路,高鐵,鐵路,港口,運河等一應俱全,嘉紹大橋使紹興市納入上海兩小時交通圈。

上虞區位於浙江省東部、紹興市東北部,錢塘江南岸。東鄰寧波市餘姚市,南交嵊州市,西靠柯橋區、越城區,北瀕錢塘江,與海寧市、海鹽縣相望。全境基本輪廓呈南北向長方形,地跨東經120°38′26″~121°06′12″,北緯29°43′59″~30°15′56″,東西跨度44千米,南北跨度59.01千米,面積1403平方公里

上虞區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與北部水網平原面積參半,俗稱“五山一水四分田”。南部低山丘陵分屬兩支,東南系四明山餘脈,較為高峻,覆卮山海拔861.3米,是全區最高點;西南屬會稽山餘脈,略為平緩,最高點羅村山海拔390.7米。北部水網平原屬寧紹平原範疇,地勢低平,平均海拔5米左右。最北端是濱海高亢平原,平均海拔10米左右。

上虞被稱為什麼之鄉 上虞是被稱作什麼之鄉 第3張

上虞圖片

上虞地名的由來

上虞地名仍跟虞舜有關,即:上虞是虞舜後裔的封地。

史書上不乏“上虞是舜後裔的封地”的記載。郭沫若考證出甲骨文中的“上虞國”,證明為虞舜子孫封地;北宋詩人華鎮雲:“舜之後封於會稽”;作於南宋的《路史》稱:“舜之支庶或食上虞”;理學家朱熹亦曰:“上虞、餘姚二邑皆以舜名,而虞之村墟特多舜跡者,疑其子孫所封。”

古代上虞縣誌全都持“支庶封地”說。著名的《百官鎮》詩云:“風舞龍蟠聳碧峰,剡溪繚繞舊虞封,低緋野渡秦時日,出沒斜陽舜廟鍾。”詩中看到當時百官鎮有舜廟,但作者也認為這一帶是“舊虞封”。

《浙江古代史》雲:“舜有庶子七人,分佈在餘姚、上虞、濮陽、餘虞、西虞、巴陵、衡山、長沙等地。因此傳說餘姚、上虞都是舜後代所封之地。”

鄰縣餘姚的地名由來,也可作為旁證。西晉時的《風土記》載:(餘姚是)舜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餘姚。另外,“餘”與“虞”音同,餘可能由虞演變而來,即餘姚或等同於“虞姚”。

再從全國看,舜的國號為虞,中國地名中帶“虞”字的大多是虞舜子孫的封地,最典型的例子是河南的虞城。據載虞舜晚年,以其兒子商均不足以擔大任,把首領之位禪讓給禹,夏禹繼承虞舜的王位後,封了一塊土地給其長子商均,商均襲其父虞舜國號,稱虞國。商均死後葬於虞國城北13公里的地方,其墓至今尚存。到公元569年,隋文帝將當時的虞縣改稱虞城縣。

虞舜的嫡長子封在中原地區的虞城,而支庶則封在比較偏遠的地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6jrx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