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赤潮最頻繁的海區 赤潮發生最為頻繁的海區

赤潮最頻繁的海區 赤潮發生最為頻繁的海區

導語: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條件下暴發性繁殖,引起海水變色的現象,它也是一種海洋汙染現象。那麼,大家知道赤潮最頻繁的海區是在哪裡?赤潮發生最為頻繁的海區是什麼?以下內容由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看完就清楚了,還可以分享給小夥伴哦。

赤潮最頻繁的海區

赤潮最頻繁的海區 赤潮發生最為頻繁的海區

赤潮

最頻繁的海區是我國的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其中珠江口、湛江港、舟山群島、長江口、膠州灣、大連灣、遼東灣和渤海灣是赤潮的多發區。

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美國佛羅里達州沿岸幾乎每年都有赤潮發生,造成了魚、蝦、貝類的大量死亡,就連以這些生物為食的海龜、海豚也不能倖免。

據日本1979年的統計,在全部的海洋汙染事件中,赤潮佔8%,從1970年以來,赤潮已成為日本一種不可避免的海洋災害。以瀨戶內海為例,1955年前的幾十年間共發生過5次赤潮,而1959—1965年10年間就發生了39次;1996—1980年15年間竟先後發生了2589次,平均每年170餘次,其中造成嚴重危害的305次。1975年和1976年兩年,每年都在300次以上。據統計,1965—1973年5年間,日本全國因赤潮造成的漁業經濟損失達2417億日元,每年平均幾百億日元。

赤潮大多數發生在內海、河口、港灣或有升流的水域,尤其是暖流內灣水域。

赤潮的顏色是由形成赤潮佔優勢的浮游生物種類的色素決定的。如夜光藻形成的赤潮呈紅色,而綠色鞭毛藻大量繁殖時卻呈綠色,矽藻往往呈褐色。赤潮實際上是各種色潮的統稱。赤潮可致海洋動物死亡,危害甚大。

赤潮最頻繁的海區 赤潮發生最為頻繁的海區 第2張

 赤潮圖片

赤潮治理方法

1、關於赤潮的治理方法,據報道已有多種,如工程物理方法、化學方法以及生物學的方法。物理法——粘土法國際上公認的一種方法是撒播粘土法。利用粘土微粒對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去除赤潮生物,撒播粘土濃度達到1000mg/L時,赤潮藻去除率可達當65%左右。有報道稱在小型實驗場去除率可達95%~99%。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在鹿兒島海面上進行過具有一定規模撒播粘土治理赤潮的實驗。1996年韓國曾用6×104T粘土製劑治理100km2海域赤潮。

赤潮最頻繁的海區 赤潮發生最為頻繁的海區 第3張

  赤潮現象

2、化學除藻法是利用化學藥劑對藻類細胞產生的破壞和抑制生物活性的方法進行殺滅控制赤潮生物,具有見效快的特點。最早使用的化學藥劑是CuSO4,易溶於水,在使用過程中極易造成區域性濃度過高而危害漁業,同時在海水的波動下遷移轉化太快,藥效的永續性差,也易引起銅Cu的二次汙染,有機化合物在淡水除藻中具有藥力持續時間長、對非赤潮生物影響小等優點,用有機化合物殺滅和去除赤潮生物也已有相關的報道。已有多種化學制劑用於赤潮生物治理的實驗研究:如硫酸銅和緩釋銅離子除藻劑、臭氧、二氧化氯以及新潔爾滅、碘伏、異噻唑啉酮等有機除藻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qjg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