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泉州歷史最高氣溫多少度 泉州歷史上最高溫度是幾度

泉州歷史最高氣溫多少度 泉州歷史上最高溫度是幾度

導語:近幾年,極端高溫天氣是頻發,所以多地都在提醒公眾,高溫天氣下需要加強保護,注意防暑降溫。那麼,今天小編就跟朋友們來好好說說,泉州歷史最高氣溫多少度?泉州歷史上最高溫度是幾度?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訊,請大家參閱。

泉州歷史最高氣溫多少度

泉州歷史最高氣溫多少度 泉州歷史上最高溫度是幾度

泉州歷史最高氣溫

泉州歷史最高氣溫是37度,泉州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溫高,光熱豐富。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0~140千卡/平方釐米,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9.5~21.0℃(僅西北部的山區低於18℃),最熱月平均氣溫達26~29℃,最冷月也有9~13℃。全年無霜期長,沿海地區基本無霜。

泉州降水充沛,但時空分佈不均勻。全市年降水量為1000~1800毫米,自東南部向西北部遞增,內陸地區比沿海地區多一倍左右。幹、溼季甚為分明:3~9月降水量佔全年的80%,為溼季;10~2月僅佔全年的20%,為乾季。降水量年際間變化率大,少雨年份降水量不及多雨年份的一半。

泉州歷史最高氣溫多少度 泉州歷史上最高溫度是幾度 第2張

高溫

沒有空調風扇 古人如何度夏

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主要靠冰來降溫解暑。先秦時代,時人便利用天然冰來製冷,給食物保鮮、做冷飲。《周禮》記載,當時周王室為保證夏天有冰塊使用,專門成立了相應的機構管理“冰政”,負責人稱“凌人”。此部門的編制不小,共有80名“職工”。一般從每年冬天的12月起,工人開始採取天然冰塊進行儲存。

後來,人們想出辦法在冬天時把冰儲存在地下室裡。《詩經》中有一首叫《七月》的詩,講到奴隸們在冬天去鑿取冰塊,供貴族享用:“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意思是把冰塊鑿下來,藏到冰窖裡去。冰窖都建在陰涼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鮮稻草跟蘆蓆鋪墊,把冰放到上面之後就覆蓋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然後密封窖口,待來年享用。由於這樣儲存,每年大概會有三分之二的藏冰會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將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河南新鄭、河北易縣、陝西咸陽等地,都曾發現戰國時期的冰井。

在炎熱的南方地區常年氣溫都在零度以上,沒有冰怎麼辦?大約在唐朝末期,工匠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了大量硝石。他們偶然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能使周圍的水降溫直至結冰。於是一些能工巧匠便開始利用硝石製冰。工匠們將水放入罐內,取一個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內放水,然後將罐子放在容器內,並不斷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結果罐內的水結成了冰。

泉州歷史最高氣溫多少度 泉州歷史上最高溫度是幾度 第3張

  泉州高溫

漢代時,皇宮裡設有冬夏兩用“空調房”。《水經注》記錄,建安十五年,曹操在河南鄴城大興土木,修建了銅雀、金虎和冰井三臺的事情。“冰井臺”挖深井採集冷氣,在廳內或是需要的房間挖一深井,上面用蓋子蓋妥,蓋子上鑿孔,夏天便有冷氣從下面出來,而冬天則有暖氣上來,保證廳堂溫度相對穩定、宜人。

當然,這些都是權貴階層的享受,古時候老百姓們在炎炎夏日裡的生活還是相當疾苦的。

市民要適當調整作業和出行時間,儘量避開在10:00—14:00這一高溫時段作業或出行,應在口渴之前就補充水分,最好攜帶清涼的消暑飲品。要穿寬鬆、透氣效能良好的衣服,採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佩戴必要的遮陽工具,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切忌在太陽下長時間裸晒面板。

市民忌受熱後“快速冷卻”。有的人脫離高溫環境後喜歡開足電扇空調,或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也不能大量吃冷飲,因為人體區域性的溫度突然降低會影響到各系統功能的正常執行。

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有規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強免疫力,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xnd8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