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2018立冬吃餃子的傳說 2018立冬吃餃子的由來

2018立冬吃餃子的傳說 2018立冬吃餃子的由來

導語:大聲說出來你家立冬吃啥?這個回答是有八九都是吃餃子,當然也有吃湯圓的,今天我們就不討論這個有巨大爭議的問題了。吃餃子一直是立冬的傳統,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關於2018立冬吃餃子的由來,我們還要從2018立冬吃餃子的傳說開始探尋千年前的傳說故事。

2018立冬吃餃子的傳說 2018立冬吃餃子的由來

2018立冬吃餃子的傳說 2018立冬吃餃子的由來

2018立冬吃餃子的傳說 2018立冬吃餃子的由來

據說,餃子早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了,不過那會的餃子跟現在的餛飩差不多,煮熟以後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直到唐代以後,餃子才變得和現在一樣。餃子的原名據稱叫“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

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陽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隻耳朵紛紛被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於是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麵餃”。

由此,這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一來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名醫,再來,咱不是還有句老話,叫做“吃啥補啥”嗎,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冬天到了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裡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2018立冬吃餃子的傳說 2018立冬吃餃子的由來 第2張

立冬吃餃子的寓意

11月7日是今年的立冬節氣,習慣上,我國民間常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的人們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

在京津一帶,人們有立冬吃水餃的習俗,有民俗專家認為,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是“交子之時”,所以這時吃餃子有“順從天意”的意思。而且,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雖然濟南也是北方城市,不過,“立冬餃”似乎並不受重視。在老濟南的習俗裡,立冬並沒有吃餃子的習慣,不過“冬至餃子夏至面”卻一直流傳著。濟南立冬過後,天氣不是很冷,真正的‘嚴冬’,得等到冬至,在經濟條件欠發達的時候,冬至的寒冷會讓不少人凍傷耳朵,而餃子形狀很像耳朵,於是有了‘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習俗。

儘管各地的習俗有所差別,但是“補冬”的意義是基本一樣的,都是為了溫暖身體、驅走嚴寒,增強抵抗力,少生疾病。

有關保健專家提醒,立冬之後的飲食要以溫補為主,吃餃子講究餡料的選擇,不同的餡料功效不盡相同,不同人群應根據自身需求各取所需,胡蘿蔔、羊肉、洋蔥、牛肉等都是立冬水餃餡料的好選擇。

立冬特色倭瓜餃子

2018立冬吃餃子的傳說 2018立冬吃餃子的由來 第3張

倭瓜

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立冬時,到市場買倭瓜,已很少見。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同時,古代認為瓜代表結實,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冬至,中國古有“冬至節”的風俗。冬至也叫“過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賀,民間互相拜賀、宴請。普通百姓則食餛飩,象徵咬破混沌天地,迎來新生。

而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eg6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