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臘月是幾月 臘月是陽曆幾月

臘月是幾月 臘月是陽曆幾月

導讀:我國月份有公曆也有農曆,農曆的稱呼和公曆有些不一樣,就比如農曆月份要加上“農曆”二字,還有冬月、臘月的叫法,那麼你知道臘月是幾月?臘月是陽曆幾月嗎?不知道的話,就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臘月是幾月 臘月是陽曆幾月

臘月

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也叫臘月,十二月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份,俗稱為歲尾,有臘冬、殘冬、窮冬、臘月、冰月、余月、極月、清祀、冬素、大呂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所謂“臘”,本為歲終的祭名。有“冬至後三戌祭百神”之說,即每逢冬至後的第三個紀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時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傳統民間都要獵殺禽獸舉行大祭活動,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這種祭奠儀式稱為“獵祭”。因“臘”與“獵”通假,“獵祭”遂寫成了“臘祭”,因而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此風俗起源於秦漢時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下令制定曆法,將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臘日”。

臘月的來歷

按農曆,每年十二月又稱為臘月,也稱蜡月。“臘”,是指歲終的祭名,和過年時的祭祀有關。古人認為祭祀非常重要,把歲終祀祖先、祭眾神的祭奠儀式稱為“臘”。在商朝,每年春夏秋冬都要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其中,因為天寒農閒,勞力充裕,是狩獵的好時機,所以冬祀規模最浩大、最隆重,後將冬祀稱為“臘祭”,就是在臘月合祭眾神。

在漢應劭《風俗通義》裡有這樣的記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又有:“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意思是臘月是新舊交替之時,要通過打獵獲取獵物,祭祀祖先神明,辭舊迎新。

臘月是幾月 臘月是陽曆幾月 第2張

臘月

臘月的傳承與發展

臘月在一年的末尾,天氣十分寒冷,古時候的人們每到這時候,農事告竣,進入農閒時期,所以有“冬閒”之說。他們會用這個時期來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準備。從臘月初八開始,喝臘八粥,然後掃房、請香、祭灶、封印、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內容豐富多彩。古時候的人們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一直要過到元宵節才算結束。

到了現在,雖然很多習俗都被簡化了,但人們依然遵循著過去的傳統慶祝臘月。中國人會拿出近一個月的時間為春節做準備。在這一個月中,人們要結算一年的往來賬目,給自己一年的生活做個總結;還要慰問親戚、鄰友、同僚,以便今後能更好地相處;更重要的是要準備好年貨,對保佑、賜福於他們的神祇、祖先有個交待。

臘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七年級扭一扭

臘月習俗

臘月是幾月 臘月是陽曆幾月 第3張

臘八粥

臘八

其實,臘月習俗真正的開始,應該是臘八這一天。在漢代之前,臘祭的具體日期並不固定。漢代之後,確定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不過在當時這一天並不喝臘八粥,只是作為祭奉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時期,才最終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臘八,是我國北方的一個重要日子,習俗就是當天“喝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在很多佛教寺院就會在這天進行施粥,當地人為圖吉利,都會一早去搶喝臘八粥。臘八粥,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不同地區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穀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乾、白果等乾果。

臘月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這天在北方都叫小年,是過年的開端。據傳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稟報這家人的德行,讓玉帝賞善罰惡。所以人們會在當天準備好供品送灶神上天,供品就是芝麻糖(河南焦作的特產),又甜又黏,就是為了讓灶王上天之後嘴巴被黏住,說不了壞話。吃了祭灶的芝麻糖,拜了灶老爺之後,就真正的要投入到迎新年的忙碌中了,這就是傳統的祭灶日。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其實,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等等。因為“塵”與“陳”諧音,臘月中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所以,臘月掃塵,就是把家裡一切的“窮運”、“晦氣”都掃出去,以期盼來年運勢更好。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情感願望,此習俗向人們傳遞著過年忙碌氣氛的訊號。

臘月是幾月 臘月是陽曆幾月 第4張

臘月二十三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因“腐”與“福”有相似的發音,做豆腐就意味著來年收穫幸福和福氣。傳統文化中,這一天的民俗活動主要還有接玉皇、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現在,人們大多都不會自己做豆腐,但在農村,很多做豆腐的店鋪在這一天會非常熱鬧,這天會是全年生意最好的一天。當然,人們除了搶購豆腐以外,還會在窗戶和門上把“福”字倒著貼上,倒福倒福,福到福到,表達了希望“幸福、福氣”來到家裡的美好願景。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殺豬割年肉,開始置辦年貨。記得小時候,生活條件一般,物資也比較匱乏,大多數人家只有在過節的時候才能吃到肉。人們在這一天,會把自家養了一年的豬宰殺掉,自已留一部分,也會賣一部分,開始著手籌備過年的肉食。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公雞”。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與平日購物不同的是,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的東西,比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送給小孩子的禮品和飾物等。其實主要也是因為過年迎來送往,要招待很多親戚朋友,除了豬肉之外,還要準備魚肉、鴨肉等其他年貨。所以,二十七也就成了年貨節,大家都會在這一天準備好年貨,吃穿用度,一應俱全,當天全國各地的集市都是十分的紅火熱鬧。

臘月是幾月 臘月是陽曆幾月 第5張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都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有些地方,有正月七年級到十五是不能蒸饅頭的說法,所以二十八這一天要準備好做這些主食所用的發麵,等到二十九就可以做各種饅頭了。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二十八做好了發麵,二十九就要開始蒸饅頭了,人們會盡情發揮想象,把饅頭做成壽桃、小動物等各種造型,還會再加上紅豆、大棗等各種餡料。新做成的饅頭,各態各異,彷彿就是一件件藝術品。

大年三十兒

“三十晚上熬一宿”。臘月三十又稱除夕,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這一晚,也叫做守歲。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這一天,不論你在哪,人們都要敢回家吃團圓飯。包餃子、吃年夜飯,放爆竹等,處處洋溢歡樂的氣氛,人們也都期盼著自己在新的一年裡,可以有更好的運氣和福氣。記得以前,除夕晚上必備的節目就是全家看春晚,一家人做在一起其樂融融,很是難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np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