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導語:人們對於中秋節一直是一種美好的期待,但是關於中秋節的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卻不是很瞭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關於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其實中秋節起源到現在也沒有定論,根據目前的說法來看最有可能的就是源於古時候對月亮的崇拜。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中秋節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漢辭網認為,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①、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風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 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詩人兼美食家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第2張

月餅

②、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享受。 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眼下正值中山陵舉辦桂花節,市民不妨與家人踏東郊,賞時花,度佳節。

③、吃芋頭

中秋食芋頭,在不少地方民間則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芋而食之,倒還大有鍾馗驅鬼的氣概呢。

④、食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 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製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場上藕的品種主要有兩種,即七孔藕與九孔藕。 江浙一帶較多栽培七孔藕,該品種質地優良,肉質細嫩,鮮脆甘甜,潔白無瑕。中醫認為,藕經過煮熟以後,性由涼變溫,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的功效。

 海外華人中秋習俗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第3張

中秋節

吃月餅、賞月、提燈籠遊行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中秋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紛紛推出各色月餅。首都吉隆坡市內各大商場都設有月餅專櫃,報紙、電視臺的月餅廣告鋪天蓋地,為喜迎中秋營造了節日氣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華人社團近日舉行了提燈籠遊行慶中秋活動,除舞龍舞獅外,一輛輛載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車漫遊其間,服飾鮮豔的藝人和青年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中秋節是生活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非常重視的傳統佳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熱鬧非凡,當地華僑華人舉行活動,歡度中秋節。華僑華人聚居區的主要商業街道張燈結綵,主要路口和進入唐人街的小橋上都掛上了彩幅,許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從中國進口的各式月餅。中秋慶祝活動包括舞龍遊行、民族服裝遊行、燈籠遊行和花車遊行等,活動吸引了大批觀眾,使歷史悠久的唐人街充滿了歡快的節日氣氛。

在泰國,中秋節被稱為“ 祈月節”,曼谷的街道隨處可見出售月餅、柚子、香燭的攤位。由於泰國盛產榴蓮,商家為迎合當地人的口味,用榴蓮作成月餅餡。每年的八月十五,全家一起吃團圓飯,晚上則舉行隆重的拜月儀式。在泰國,人們習慣用甘蔗紮成拱門,男女老少聚集在門前,點燃香花蠟燭,虔誠拜月,互相祈禱,這與中國民間拜月祈福習俗相似。

泰國人們在拜月的時候,要擺放中秋桌,桌上放著月餅、柚子、壽桃等供品,供奉“ 觀音菩薩”“ 八洞神仙”,據泰國民間傳說,中秋這一天,八仙會帶著月餅、壽桃給觀音菩薩祝壽,這一天觀音會“ 降福人間,加福添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qrg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