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節日慶典 >節日手抄報 >

元宵節的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

元宵節的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

導讀:我國農曆節日有很多,大多數傳統節日時間都是以農曆為主,其中就有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是春節的終尾,也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點。那麼,元宵節的手抄報有哪些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感興趣的朋友快點來看看吧。

元宵節的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

元宵節的手抄報1

元宵節的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 第2張

元宵節的手抄報2

元宵節的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 第3張

元宵節的手抄報3

元宵節的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 第4張

元宵節的手抄報4

元宵節的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 第5張

元宵節的手抄報5

元宵節的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 第6張

元宵節的手抄報6

元宵節的起源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史記·樂書》:“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充套件開來。

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日大張燈火。

元宵節的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 第7張

元宵節的手抄報7

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

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元宵節的故事:為紀念“平呂”而設

傳說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入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絡,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元宵節的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 第8張

元宵節的手抄報8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用糯米磨成粉,包上糖,煮來食用,表示平安團圓、甜甜蜜蜜,以示慶祝不用再擔心戰爭會帶來災禍人亡。

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元宵節”,因有自發的表演節目表示喜慶,又稱“鬧元宵”。

元宵節的故事:麻痺天帝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訊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元宵節的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一等獎圖片 第9張

元宵節的手抄報9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qingdian/shouchaobao/1jk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