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研究人員表示:尋找第九大行星極具科學價值

研究人員表示:尋找第九大行星極具科學價值

導語:日前,美國科學家宣佈,太陽系周圍可能存在著第九大行星。此訊息一出,在科學界造成了不小的轟動。對此,中國科學家表示:尋找第九大行星極具科學價值。就目前的種種證據看來是激動人心,但確定第九大行星仍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研究人員表示:尋找第九大行星極具科學價值

第九大行星想象圖

近日,美國科學家對外宣佈,有充分證據顯示,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對此,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周禮勇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相繼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 區域內,發現了一批天體,其中的一些天體尺寸大於冥王星,而冥王星只是“柯伊伯帶”中眾多天體中的一員。顯然,天文學家面臨著一個核心問題:如果冥王星是“行星”,那麼這些新發現的以及未來將繼續發現的諸多天體,和冥王星差不多大或者更大,都應該算作“行星”,所以將冥王星評定為第九大行星是很不科學的。“為此,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成員們集體通過了一個決議,給‘行星’設定了一個全新的定義。”據周禮勇介紹,大會進一步新增了一類天體,即“矮行星”。並將冥王星、穀神星以及後來發現的一些大一些的包括鬩神星、妊神星在內的“柯伊伯帶”天體一併歸入了“矮行星”行列,所以冥王星“降格”在所難免。

周禮勇解釋,針對第九大行星問題,應該明確的是國外媒體的報道中並未說“發現”二字,這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人們觀測到‘柯伊伯帶’中有一些稱為‘遊離柯伊伯帶天體’的成員,它們具有非常扁長的橢圓軌道。”

科研人員為此判斷這些軌道的近日點方向具有向某個特定方向聚集的傾向,進而他們懷疑這種軌道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受到“柯伊伯帶”深處“潛藏”著的某個地球質量大小天體的攝動。“也有人以此為論據,推測第九大行星就在那裡。”周禮勇說,目前來看這些證據激動人心,但離真正確定第九大行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仍然有大量的‘柯伊伯帶’天體尚未被人們發現,隨著觀測的深入,更大的天體將會被進一步直接觀測到。”而如果有更多例如“遊離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分佈等“間接證據”取得,周禮勇認為,這很可能給人類帶來有關行星質量大小的天體的確存在的更確鑿的證據。

對於人類為何要努力尋找“柯伊伯帶”更多的天體,周禮勇認為其對於人們理解太陽系的基本結構、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過程,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意義。“如果在遠離太陽的‘柯伊伯帶’深處找到具有行星質量的天體,將對行星形成的過程、太陽系演化的過程提出更大的挑戰。”但周禮勇認為,即使找到行星質量的天體,因為它們離地球非常遙遠,所以其存在對地球應該基本上沒有什麼直接的影響。

但它們的引力作用將可能擾動“柯伊伯帶”天體,促發它們改變軌道進入到內太陽系,所以也許會對彗星的流量有較為深遠的影響,進而對地球環境造成間接的威脅。對此,周禮勇表示:遙遠行星的軌道週期很長,這種影響也只是在數萬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內才會發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edv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