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新聞 >

大資料看我國洪澇30年演變 近三十年全國洪澇災情呈下降趨勢

大資料看我國洪澇30年演變 近三十年全國洪澇災情呈下降趨勢

今天是國際氣象日,所以今天可以瞭解到很多關於氣象的知識。其中,相關部門釋出了關於我國洪澇災害的相關資料,我們可以從大資料看我國洪澇30年演變情況。根據資料顯示,近三十年全國洪澇災情呈下降趨勢。那麼,我國為什麼洪澇災害多發呢?一起來了解。

大資料看我國洪澇30年演變

大資料看我國洪澇30年演變 近三十年全國洪澇災情呈下降趨勢

洪澇

從古至今,人類都在防災減災的道路上探索著,自然災害雖不能徹底根治,但是通過防禦,可以儘可能地減輕災害的影響和損失。

根據《WMO天氣、氣候和水極端事件造成的死亡和經濟損失圖集(1970-2019)》,1970年至2019年期間,災害數量增加了五倍。經濟損失增加得更多,達到了七倍。然而,由於早期預警的改進和減少災害風險戰略的強化,自1970年以來,死亡人數幾乎減少了三倍。

以我國為例,早、準、快釋出的氣象災害預警築起了抗洪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暴雨與洪災關係密切,氣象部門在暴雨到來之前,會發布暴雨預警訊號,根據雨量大小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四種級別。不僅如此,中央氣象臺還會發布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預警、漬澇風險氣象預警等,充分發揮氣象監測預報預警的“訊息樹”作用,為防洪減災打出提前量。

此外,氣象、水文等部門還會聯合會商和資訊共享,各部門還會聯合釋出預警資訊,提示風險。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會聯合釋出山洪災害氣象預警,提示山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自然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釋出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提示相關人群防範強降水引發的地質災害。

在各部門合作預警下,我國洪澇災害的災情總體呈下降趨勢。根據水利部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至2020年,全國發生編號洪水的次數從9次上升為21次,但是造成的災情卻在減少,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的人口從2013年的1149人降至2020年的279人。

大資料看我國洪澇30年演變 近三十年全國洪澇災情呈下降趨勢 第2張

洪災

不僅近幾年,從年際平均情況看,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的人數也都在逐漸減少,20世紀九十年代,因洪災平均每年死亡人數高達3744人,2001年至2010年,年均死亡或失蹤人數減少為1716人,2011年至2020年的年均數降至600人。

由於氣候變化,世界上許多地方的極端天氣、氣候和水事件正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強烈。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受到多種相關危害的影響,這些危害本身也因人口增長、城市化和環境退化而不斷變化。根據世界氣象組織官網訊息,到2030年,估計有50%的世界人口將生活在面臨洪水、風暴和海嘯風險的沿海地區。

僅僅預測天氣狀況已經不夠了。基於影響的預報可告知公眾天氣會產生什麼影響,對拯救生命和生計至關重要。然而,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仍然無法獲得早期預警系統提供的預警資訊。

未來,我們在洪澇災害的精準防控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從降雨預報到洪水預報,從預警資訊釋出到消除“最後一公里”盲區……早預警、早行動,至關重要。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做好準備並能夠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採取行動,都將拯救更多生命。

地域分佈呈東多西少特點

據世界氣象組織官網訊息,在過去的50年裡,共報告了11000多次與天氣、氣候和水有關的災害,造成200多萬人死亡和3.64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這意味著全球平均每天有115人死亡、經濟損失為2.02億美元。其中,熱帶氣旋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其次是洪水。

我國也是世界上洪澇災害多發頻發的國家之一,大約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上都可能發生不同型別和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水利部和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1991年至2020年期間,我國年均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人口達2020人,總計逾6萬人死亡,年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04億元,總計約4.81萬億元。

受自然地理環境、氣候特徵以及人為活動等相關影響,我國洪澇災害總體呈現出夏多冬少、東多西少,沿海多、內陸少,平原湖區多、高原山地少等分佈特點。

根據全國洪澇災害地域分佈圖來看,我國洪澇災害的高發區集中在廣西東南部、廣東沿海、海南、浙江沿海以及浙贛皖交界處、遼寧、四川的區域性地區,洪澇災害發生頻率高達50%以上;華南大部、江南大部及湖北東部和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雲南南部、遼寧東部等地洪澇發生頻率達30%~50%;華北黃淮、長江三角洲、西南地區東部一帶發生頻率為10%~30%;西北大部及西藏、內蒙古等地洪澇發生頻率低,在10%以下。

我國易受洪水威脅的城市主要分佈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平原地區,海口、南寧、廣州、南昌、武漢、長沙、杭州、南京、北京、石家莊、長春、瀋陽等地都較容易出現洪澇災害。

我國為何洪澇災害頻發多發?

大資料看我國洪澇30年演變 近三十年全國洪澇災情呈下降趨勢 第3張

洪災

每年,我國都有不少地區發生洪澇災害。我們常把洪水比作猛獸,可見其危害之大。為什麼我們國家每年都有洪澇災害發生?中國本站氣象分析師石妍介紹,從氣候上說,洪澇與各地雨季出現的早晚、降水集中時段以及颱風活動等密切相關。

我國季風特點十分顯著,降水時空分佈很不均勻。從空間分佈來看,我國年降水量明顯呈現“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的特徵,西北大部地區一年的總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而南方地區年降水量普遍能達到800毫米以上。這與我國洪澇災害呈現“東多西少”特點關係密切。

從時間來看,全年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中東部大部地區6月到9月這四個月的雨量都佔到全年降水量的五到七成。其中,華北地區、東北地區等地降水量更是集中在7月至8月,有的年份,甚至一天的降雨量就超過了月平均降雨量,容易出現洪澇災害。

此外,濱海及河口地區還容易受到風暴潮、海嘯以及由上游彙集來的洪水雙重災害的威肋;河流上游山丘地區則有山洪暴發或伴隨泥石流的可能;中下游平原、湖泊地區容易同時受到當地雨水內澇和江河洪水的雙重威脅,加上很多河道宣洩能力和洪水來量不相適應,也都是造成我國多洪水災害的原因。

除氣候和地形原因外,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施加影響,也會引起自然環境的各種變化,從而加重洪澇災害。

洪水來了應該怎麼辦?

一、留意天氣預報,提高警惕,在洪水到來前撤離。

二、若來不及撤離,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臺等地轉移,或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牆等高地暫避。

三、如暫避地已不安全,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箱子、大塊的泡沫塑料等能在水上漂浮的材料紮成筏逃生。如已被捲入洪水中,一定要儘可能抓住固定或能漂浮的東西。

四、逃生時要向行洪道兩側快速躲避。千萬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杆、鐵塔。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離,防止觸電。

五、如果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儘快與防汛部門取得聯絡,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用手電筒、哨子、旗幟、鮮豔的床單、衣服等工具發出求救訊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xinwen/79q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