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新聞 >

厄爾尼諾事件或在未來幾月形成 或引起全球暖化復發

厄爾尼諾事件或在未來幾月形成 或引起全球暖化復發

厄爾尼諾事件或在未來幾月形成 停滯15年全球暖化復發?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氣候預報中心(CPC)於5月10日釋出的一項預測結果,厄爾尼諾——熱帶太平洋東部海域週期性的水溫升高現象——很可能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出現。如果足夠強勁,此次厄爾尼諾事件不僅能夠嚴重破壞世界各地的天氣,同時也可能引起看起來已經停滯15年的全球暖化的重新復發。

CPC預報說,在未來3個月中,厄爾尼諾出現的機率為58%。而到了早秋,這一比例恐將升至78%。該預報中心氣候科學家Michelle L’Heureux表示:“我們對此很有把握。”

海平面和氣溫都有可能升高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國家大氣研究中心氣候科學家Kevin Trenberth表示,接下來的厄爾尼諾事件可能比得上1997年的那一次。他曾利用衛星測高資料監控海平面變化,並注意到熱帶太平洋的西部與東部海平面之間相差20公分。

Trenberth指出,在過去15年中,與拉尼娜(厄爾尼諾的姊妹效應)有關的海風使得暖水在菲律賓附近的西太平洋聚集。而這些海風在今年則大幅度減弱,從而使得這些暖水向東返回。他說:“我們曾在等著溢回,而這一切正在發生,並且很難阻止。”他同時指出,NOAA的預測主要基於4月份的資料,並且最近的資料顯示,有強烈的跡象表明,祕魯沿海的水溫正在持續升高。

厄爾尼諾事件對我國的影響

關於厄爾尼諾對我國的影響,若發生厄爾尼諾事件時,我國冬季一般容易出現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東亞冬季風偏弱,全國大部地區氣溫以偏高為主等氣候特徵。不過,氣候系統是複雜的,有很多因子影響它的異常變化。我國的氣候不僅受到厄爾尼諾的影響,同時還受到中高緯度大氣環流、青藏高塬積雪、東亞季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等多個因子的制約。因此,即使厄爾尼諾是氣候預測中優先考慮的因子,即使已經形成了新的厄爾尼諾事件,未來幾個月我國氣候是否出現上述異常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厄爾尼諾事件對全球範圍的影響

自1950年以來,全球共發生過兩次強厄爾尼諾事件,分別為1982到1983年以及1997到1998年,以最近的1997到1998年強厄爾尼諾事件為例,至少造成2萬人死亡,全球經濟損失高達340多億美元,期間全球許多國家都發生了嚴重的旱澇災害,導致全球糧食減產20%左右。

擴充套件閱讀:什麼是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偏暖現象,其評判標準在國際上還存在一定差別。一般將Nino3區海溫距平指數連續6個月達到0.5℃以上定義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美國則將Nino3.4區海溫距平的3個月滑動平均值達到0.5℃以上定義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整體狀況,目前,國家氣候中心在業務上主要以Nino綜合區(Nino1+2+3+4區)的海溫距平指數作為判定厄爾尼諾事件的依據,指標如下:Nino綜合區海溫距平指數持續6個月以上≥0.5℃(過程中間可有單個月份未達指標)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若該區指數持續5個月≥0.5℃,且5個月指數之和≥4.0℃,也定義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更多關於厄爾尼諾現象資訊以及知識可進入本站專題》》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或在未來幾月形成 或引起全球暖化復發
掃碼關注公眾號

厄爾尼諾事件或在未來幾月形成 或引起全球暖化復發 第2張
掃碼下載app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xinwen/93w8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