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公元前後的劃分 為什麼分公元前公元后

公元前後的劃分 為什麼分公元前公元后

導讀:時間一年一年的過,每增加一年就多一個數字,但是地球那麼多年的歷史,怎麼可能到現在只有2000多年呢?其實現在的年份是公元后,還有一段時間是公元前,那麼公元前後的劃分標準是什麼?為什麼分公元前公元后呢?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查詢瞭解下吧。

公元前後的劃分 為什麼分公元前公元后

公元前

公元前後的劃分

公元,又稱公曆紀年,是源自於西方社會的一種紀年方法,也稱為基督紀年。最初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曆法。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

這種紀年方法,是依據耶穌的誕生作為紀年的開始。耶穌誕生之前的日子,被稱為“主前”;耶穌誕生之後的日子,被稱為“主的年份”。

當時這種紀年法確立以後,只在歐洲很少幾個國家之間採用。後來隨著國與國之間交往逐漸密切,到了14世紀,這一概念在西方國家有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並且成為一種認識主流。

再往後,隨著強大帝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大肆殖民擴張,這種紀年方法開始逐步傳播到世界各地。而我國接觸到這種紀年概念,大約在辛亥革命時期。

眾所周知,我國的紀年法向來都是以君主的年號為紀年標準的。比如乾隆十七年、貞觀元年等等。這種紀年方法在我國由來已久,也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一直不曾取代和同化。

公元前後的劃分 為什麼分公元前公元后 第2張

公元后

到了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為了國際化,才開始引入這種基督紀年法。不過這種紀年法在我國國內被稱作“公曆”,與當時民國紀年法同步應用。

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

值得注意的是,公元紀年法,不存在公元前0年,也不存在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後的一年,就是公元壹年(即公元1年)。

那麼,公元1年,也就是公元元年,在我國曆史上歸屬於哪個朝代呢?

史料記載:公元1年,平帝立,封王莽為大司馬,景盧從大月氏伊存受經,佛教始傳中國。

由此可見,我國曆史上的公元1年,對應的應該是西漢末期的原始元年。

公元1年,9歲的漢平帝劉衎登基。46歲的大司馬王莽輔政,加官太傅,尊為“安漢公”,增封28000戶食邑。

同年6月,王莽極力推崇和拔高孔子,通過年幼的漢平帝釋出詔令,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孔子正式坐上國家的聖人神壇。

公元前後的劃分 為什麼分公元前公元后 第3張

公元前後的劃分

為什麼分公元前公元后

公元,也稱公曆紀年,以耶穌的生年為時間原點,在中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以這一年為界,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在此以後的時間稱公元后。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

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曆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

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

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g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