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年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世紀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年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世紀

導讀:夏朝是我國古代朝代史上的第一個,也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朝的第一個皇帝是禹,最後一任皇帝是桀,從禹到桀,你可知夏朝歷經多少個皇帝,擁有多少年曆史嗎?想知道夏朝是公元前多少年,夏朝是公元前多少世紀,就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年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世紀

夏朝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年

夏朝 (約公元前2070至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七世紀,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時期。標誌著中國若干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社會從此開始,它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夏朝總共傳了十四代,十七個王,延續近五百年。 夏曆 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稱為農曆、陰曆、古歷、舊曆等。屬於一種陰陽曆,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這一點與陰曆原則相同,所以有陰曆的成分;另一方面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為一個迴歸年,並設定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太陽直射點的週年運動)的變化特徵,所以又有陽曆的成分。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等國家,仍使用夏曆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夏曆與殷歷、周曆不同,主要在於以哪個月為正(作為一年之始)。一年十二個月,分為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注意:不是戍)、亥月。中氣冬至所在的月(仲冬之月)為子月,大雪所在的月(季冬之月)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孟春之月)為寅月餘類推。夏曆以寅月為正月(與今所謂農曆正月相同)、殷歷以丑月(今所謂農曆12月)為正月、周曆以子月(今所謂農曆11月)為正月。比如說,夏曆的三月就是殷歷的四月、周曆的五月。從漢武帝開始至今,都採用夏正,也就是夏曆。  夏曆採用“定朔法”——以朔日為每月的七年級,又將回歸年劃分為二十四節氣,在缺中氣之月置閏,既反映了太陽熱力作用對地球的影響,又反映了以月亮為主,加上太陽對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週期變化,融陰月陽年為一體,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但因閏月遊移不定,各年同名節氣在格里曆(簡稱格歷)3-4天裡波動,不便推算、記憶和使用。夏曆以寅月為正月。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年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世紀 第2張

夏朝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世紀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14代,17後(夏統治者在位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根據史書記載,禹本來傳位於益,但益卻讓位給禹的兒子啟,這段歷史被看作是中國歷史上“家天下”的開始 。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蹟。

夏朝皇帝有幾個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王朝,共17位皇帝。分別是夏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洩、不降、扃、廑、孔甲、皋、發、桀。

夏朝歷屆皇帝簡介

姒姓夏后氏,名文命,號禹,鯀的兒子,黃帝軒轅氏的玄孫。他的父親治水不成而被殺,禹接替治水的工作,採取疏導的方法,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成功,因此被尊稱為“大禹”。後繼舜為帝。稱國號“夏後”,故稱“夏禹”。他在塗山大會諸侯,建立了奴隸制國家的雛形,禹鑄造九鼎,象徵九州,是子承父位、我國奴隸制的創始人。禹在位45年死,葬於會稽山。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年 夏朝是公元前多少世紀 第3張

大禹治水

啟,夏禹的兒子,姓姒氏,為夏朝君王。禹曾讓位於益,但人民懷念禹的功績,乃擁戴啟繼位,繼位後,有扈部落首先不服,宣佈獨立。啟就向它進攻,有扈部失敗,啟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並確定君主世襲的局面。在位九年而卒。

太康

太康,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詳,啟長子,啟病死後繼位。太康自小跟著父親啟享樂,即位後生活比啟還腐敗,只顧飲酒遊獵,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岸遊獵時,為后羿奪去國政。實際上只在位兩年(名義上在位29年),病死,葬於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西)。

仲康 (前2089—前2030年)前2048—前2030年在位19年。

姒仲康,又作中康,夏王朝的四任王,禹的孫子,啟的第四個兒子,夏王朝三任王姒太康的弟弟,約生於虞舜三十九年(壬申,前2089)。后羿廢黜太康後,立仲康為王。仲康名義上在位13年,實際上仍由后羿專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奪回大權,曾派大司馬胤侯去征伐后羿的黨羽義和,試圖削弱后羿的力量。終因實力薄弱,反被后羿軟禁,無力恢復夏的天下。仲康因此憂悶成病而死。葬於安邑附近。

中康之子,少康之父,妻後緡氏。太康時因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國及后羿代夏,致使中康、相成為傀儡,中康因無法振興夏朝而抑鬱而死,相則被寒浞殺死,少康為相之遺腹子,在位28年,葬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

少康 公元前1940年—前1880年在位

少康,又名杜康,今陜西白水縣人,夏朝第六任國王,相的兒子,母親為有仍氏(今山東省微山縣)人。他是相的遺腹子。相被迫自殺時,少康還沒有出生。母親後緡氏當時顧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嚴,急忙隨宮女從狗洞中爬出,逃到孃家有仍氏部落(今山東濟南東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少康長大後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任庖正,在虞娶妻,有田一成(方10裡),有眾一旅(500人)。積極爭取夏眾與夏民,志在復國。後在同姓部落斟灌與斟鄩的幫助下,與舊臣靡等人合力,攻滅了寒浞,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少康還都陽夏(今河南周口太康),此即史書中所稱的少康中興。少康後遷都於原(今河南濟源西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q6r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