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七夕是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是農曆多少

七夕是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是農曆多少

導讀:我國很多傳統節日時間是以農曆為主的,比如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介於端午與中秋的節日有七夕節和中元節,那麼你知道七夕是農曆幾月幾日嗎?想知道七夕是農曆多少,可以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瞧瞧哦。

七夕是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是農曆多少

七夕

七夕節的農曆時間是7月初七。

七夕情人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也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將七夕稱為“女孩兒節”始於元朝:

最早將七夕稱為“女孩兒節”的,是元朝人,元《析津志》雲:“宮廷宰輔之士庶之家鹹作大棚,張掛七夕牽牛織女圖,盛陳瓜果酒餅,邀女流作巧節會,稱曰女孩兒節。”

明清時期,北京地區端午、七夕、重陽都有“女兒節”的叫法。七夕“女兒節”的穿針習俗變為丟巧針乞巧,乞巧時間由夜間變為午間。女子乞巧時,將裝滿水的碗放在正午的陽光下,再將繡花針放在碗裡浮起來,如果針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雲,或呈鳥獸形,就認為“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彎曲不成形,就認為“乞得拙”。清代七夕,北京“女兒節”又將丟巧針改為丟細枝或松針。

七夕是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是農曆多少 第2張

七夕

清代江南女子還有七夕染指甲的習俗:“七夕,婦女採鳳仙花搗染指甲,紅如琥珀可愛。”而且,染紅指甲還有一個神奇的功效,能令老年人眼睛不花。《清嘉錄》記蘇州七月風俗:“搗鳳仙花汁,染無名指尖及小指尖,謂之紅指甲。相傳留護至明春元旦,老年人閱之,令目不昏。”

七夕節中國人通常吃的東西

品嚐瓜果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遊戲,乞巧遊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吃巧巧飯

七夕是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是農曆多少 第3張

七夕

在我國山東,這一天要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裡,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她們還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

七夕情人節的意義

七夕節由來發展至今,已然成為歌頌愛情、表達心意的節日了。在這一天,戀人們從平淡相處的生活中抽離出來,紛紛向著心上人展現自己深沉的愛意。我最感動而難忘的七夕記憶是,當他舉著實名定製的樂維斯戒指用深情的目光注視著我的時候,分明感受到那種“以我之名,冠你指間;一生相伴,一世相隨”的承諾與深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ndem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