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生活圈 >生活 >

臘八節由來 古人過臘八節有什麼習俗活動

臘八節由來 古人過臘八節有什麼習俗活動

關於臘八節的起源,一般認為,臘八節源於古代的臘祭儀式,後來受到佛教的影響,最終得以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臘”是上古時期先民在一年結束之時祭祀百神的儀式。在漢代文獻中記載,“臘”是有兩個含義,一個是獵取百獸以祭祀祖先,另一個則是在歲末舉行大祭祀,以報答諸神保佑。祭祀祖先的稱為“臘祭”、祭祀百神的稱為“蜡祭”,兩者“同日而異祭”,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兩者融合統稱為“臘祭”。大約從南北朝時期,臘祭之日固定為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八日。也就是臘八。

臘八節由來 古人過臘八節有什麼習俗活動

古人過臘八節有什麼習俗活動

臘日節是我國古代歲末的祭祀節日,分臘祭、蜡祭。臘祭是祭祀祖先,蜡祭是祭祀神仙。上古時每到歲末就蜡祭神靈,主要是利用各式祭品祭祀神靈。臘祭是在周後期祭祀宗族的祖先等專門進行的祭祀,多是拿獵物獻上。後來二者合流。後來人們方便,就統一祭祀,這一天定為十二月初八。後來十二月成了臘月,專門祭祀的月。

臘八粥的來歷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年輕時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後來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奶與穀物共煮而成)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農曆的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佛教傳入我國後,各地興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動也隨之盛行起來,尤其是到了臘月初八,祭祀釋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舉行誦經,並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獻一種“乳糜”之物的傳說程式,煮粥敬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shenghuoquan/shenghuo/9kdw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