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臘八節的習俗和由來 臘八節是怎麼來的

臘八節的習俗和由來 臘八節是怎麼來的

導語:臘八節的習俗和由來是什麼?臘八節是怎麼來的?臘八節的習俗多種多樣,尤其體現在飲食上,我國各地的臘八節所吃的傳統食物各有不同,不過,大多數都會吃臘八粥,除了臘八粥還有臘八蒜、吃冰等等。此外,臘八節的一大習俗活動就是祭祀,因為臘八節本身就是一個佛教用來祭祀的節日。

臘八節的習俗和由來 臘八節是怎麼來的

臘八節的習俗和由來 臘八節是怎麼來的

臘八節

一、臘八節的習俗

吃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穀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乾、白果等乾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裡保養脾胃。

祭祀

臘八本來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祭祀的物件包括: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蟲神等。唐宋後來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習慣在這天祭佛。部分地區很隆重。

從先秦開始,臘八節就有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的習俗。而且,臘八節還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節日。所以,在臘八節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靈、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頭。

臘八節

二、臘八節的由來傳說

舊曆二月初八是臘八節,相傳釋迎牟尼在這一天成佛。所以人們要煮臘八粥供神。臘八粥的原料有高低階之分,高階的是栗子、蓮子、薏米、紅豆、紅棗、糯米、大米等;低階的是紅棗、紅豆、小米、黃米等,一般民間都是後者。在臘八這天凌晨三、四點鐘,家庭主婦即起身煮粥,將頭天晚上用清水泡好的原料下人鍋中去煮熬,做成紅紅的粘粘的稠粥,吃時再加糖或飴糖。臘八粥不但煮得早,吃也要早,不見太陽要吃完。並告誡孩子們一定要起早吃,起遲了就要得紅眼病,所以孩子們大都很聽話,早早起來吃粥,深怕紅了眼。

臘八豎立臘八冰(俗稱臘八人),也是一件要事。在頭一天的下午要打一塊一人高尺餘寬的長方體冰塊,把它豎立在糞堆上(城市豎立在雜土堆上),在臘八早晨臘八粥熬成後,要在臘八冰頭上澆些粥湯,還要供些稠粥,這大概也是供佛敬佛的舉動吧。

傳說:

相傳有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後人而相沿的。

標籤: 臘八節 習俗 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edgn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