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冬至的由來 漢朝賀冬唐宋祭天

冬至的由來 漢朝賀冬唐宋祭天

導語: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 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 是上天賜予的福氣。而冬至到來,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寒冷時候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古時漢朝有賀冬習俗,唐宋有盛行祭天祭祖之說。那麼具體冬至的由來及發展如何呢?

冬至的由來 漢朝賀冬唐宋祭天


冬至習俗從北到南,有吃餃子、吃湯圓、吃年糕、吃耨米等等。

冬至的由來及節氣發展歷程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 宋,相沿至今。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大吉之日。所以,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往往選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稱做“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但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中國人冬至的風俗。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省滕州市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8gl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