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秋老虎養生:宜祛暑滋燥熱,養肺護肝

秋老虎養生:宜祛暑滋燥熱,養肺護肝

導語:在氣象學上,“秋老虎”指處暑節氣後連續5天最高溫度在35攝氏度以上。但是立秋和處暑後出現的短期炎熱天氣,也被稱為“秋老虎”。氣象資料表明,這種炎熱的氣候,往往要延續到9月中下旬,天氣才真正涼爽起來。因此,處暑後,公眾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當心“秋老虎”。那麼秋老虎養生該怎麼呵護呢?本站養生頻道為您介紹。

秋老虎養生:要適當多潤肺,多補充水分,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

1、秋老虎養生:秋老虎時節宜養肺護肝

中醫專家認為,秋老虎過後,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容易產生疾病,因此需要潤燥、養蔭、潤肺。而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還處於衰弱階段。要適當多潤肺,多補充水分,少食辛辣、燒烤、油膩、傷胃的食物,相反,可多吃點果仁類的食物。

起居還宜早起早臥,多呼吸新鮮空氣,多做深呼吸,以及時排出體內的有害物質。注意不做劇烈運動,不過度勞作,可適度慢跑,促進血液迴圈,增強體質。另外,在肺盛之時易影響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洩氣血,肝氣受制的秋老虎。

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表現在生理方面則為容易引起氣血失調等疾病的發生,比如:內分泌紊亂等問題,像月經失調、心慌心悸、失眠問題等。當出現此類現象時,可通過養蔭、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

2、秋老虎養生:當心“秋老虎”依舊傷人

秋老虎是一年之中氣溫由升溫向降溫的轉折期,此後溼氣逐漸減弱,讓人難以忍受的“桑拿天”也會逐漸減少。但秋老虎並不是真正秋老虎的到來。炎夏的餘熱未消,處暑節氣也將在8月底接踵而來。“秋老虎”甚至還可能虎視眈眈,而天氣也逐漸轉向乾熱。

特別是秋老虎過後,還可能再處於炎熱之中,而這種炎熱氣候有時候也可能要延續到九月,天氣才能真正涼爽起來。因此,秋老虎後應當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為預防中暑,最好要保證充足睡眠,注意補充水分,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以免因室內外溫差過大引起“熱傷風”。外出時,記得隨身備好藿香正氣、人丹等防暑用品,同時做好防晒工作。

秋老虎養生: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蔭潤肺的食物。

3、秋老虎養生:秋老虎飲食宜祛暑滋蔭

秋老虎時節,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蔭潤肺的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蔭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如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

考慮到天氣還可能會依舊炎熱,可通過多吃蔬菜、水果來降暑祛熱。還可及時補充體內維生素礦物質,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新代謝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如:黃瓜、冬瓜、西紅柿、芹菜等。水果應食用養廕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秋老虎之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因此,脾胃虛寒者注意不宜食用過多。

4、秋老虎養生:調節心情謹防秋燥

人們在夏季酷熱大汗之後,常損耗過多,會出現體內營養及水分不足。而進入秋季之後,天氣漸涼,氣候乾燥,因此極易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乃六音之邪,為秋季主氣,其新干燥,易耗津液。常見口乾舌燥、鼻澀咽痛、面板乾枯、大便乾結、煩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狀,醫學上稱之為“秋燥綜合徵”。

老年人對秋老虎氣候的變化適應新和耐受力較差,更應重視預防。秋季防燥,要以養蔭清燥、潤肺生津為基本原則。秋老虎後基本上是以溫燥為主,表現為溼熱、蔭虛,火旺。初秋免不了出現“秋老虎”的炎熱天氣,這種天氣很容易令人心情煩躁,應積極防範“情緒中暑”。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老虎容平之氣。如果人體違逆了秋季收斂之氣,就要傷害肺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pd9x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