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端午節為什麼插艾草菖蒲 端午節掛艾草的寓意

端午節為什麼插艾草菖蒲 端午節掛艾草的寓意

導語:端午節的習俗非常之多,各個地區多有不同,其中,有些地方在端午節這天,會在家門口插艾草菖蒲。相信不少人對著一情況不是很瞭解,不知道端午節為什麼插艾草菖蒲。其實,端午節的一些習俗活動都有特殊的寓意。那麼,端午節掛艾草的寓意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

端午節為什麼插艾草菖蒲

端午節為什麼插艾草菖蒲 端午節掛艾草的寓意

端午節插艾草菖蒲

端午節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艾草、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

在先秦時代,人們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初五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五毒是指蠍子、蛇、馬蜂、蜈蚣、蟾蜍,五種毒物是民間盛傳的害蟲。

據《禮記》記載,端午節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

《大戴禮》中記載:“五月初五蓄蘭為沐浴”,以浴驅邪。

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初五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此日生的孩子,將不利其父母。

東晉大將王鎮惡在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王鎮惡,字景略,是東晉時的名將。是前秦丞相王猛之孫,後隨叔父歸晉。

王鎮惡好讀兵書,長於謀略,為東晉錄尚書事、中軍將軍劉裕所賞識。曾任振武將軍和龍驤將軍,隨劉裕襲南征北,立下顯赫的戰功,為擊敗後秦作出了重要貢獻,進號徵虜將軍。

宋徽宗趙佶,也是五月初五生,因此從小就被寄養在宮外。

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的現象。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為了避“端五”的忌諱,稱之為“端午節”。

端午節掛艾草的寓意:

端午節為什麼插艾草菖蒲 端午節掛艾草的寓意 第2張

端午節

1、祈求吉祥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臺灣民間也有在端午時貼“午時聯”,它的作用和靈符一樣,有些午時聯上有下列的句子“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榕枝在民間的意義可使身體矯健“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也有地方習俗是掛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蟲毒;山丹方劑治癲狂,榴花懸門避黃巢,石榴花正是這個季節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為一常見的中藥。

而石榴花和黃巢的關係,還有一段故事。黃巢之亂的時候,有一次黃巢經過一個村落,正好看到一個婦女背上揹著一個較大的孩子,手上牽著一個年紀較小的,黃巢非常好奇,就詢問原因。那位婦人不認識黃巢,所以就直接說因為黃巢來了,殺了叔叔全家,只剩下這個惟一的命脈,所以萬一無法兼顧的時候,只好犧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黃巢聽了大受感動,並且告訴婦人只要門上懸掛石榴花,就可以避黃巢之禍。

端午節為什麼插艾草菖蒲 端午節掛艾草的寓意 第3張

端午節插艾草

2、驅鬼辟邪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

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3、招百福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蒲草,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鍼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y5l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