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新聞 >

專家談雲南四年連旱之謎

專家談雲南四年連旱之謎

2013年的雲南,4年連旱已成定局。乾旱的再次來臨,不僅影響到了生產生活,也讓自然環境再次遭遇了重創,人們再次深受乾旱之痛。

現任國際水歷史學會主席、國家水利部水文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雲南省社科院院長助理的鄭曉雲研究員,在旱困雲南的2010年年初,帶領專家組成員趕赴雲南各旱區進行專題調研,形成了雲南3年旱情的詳實調研報告。

他認為,今年旱情依然嚴峻,連續4年乾旱已成定局。治理乾旱若依舊採取因旱治旱的短期行為是不行的,“必須做好長期準備,通過建立應對旱災長效機制、建立國家層面的生態補償機制、制定雲南乾旱治理及修復工程規劃等一系列舉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解決之道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制定乾旱治理規劃

2012年底,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中國委員會幹旱研究專家組在雲南調研時對鄭曉雲領導的乾旱課題組從多角度綜合研究乾旱影響及治理給予了較高評價。

省社科院專家們的研究表明,乾旱的成因是綜合性的、長期的,應從多角度來研究乾旱,4年連旱凸顯出了幾方面的主要問題,解決之道則是制定出有效的治旱長效機制。鄭曉雲提出,治理雲南乾旱需要有新的思維,而不是因乾旱而治乾旱,要建立長效機制。

找出短板

用水結構不合理 用水效率低

雲南省的水資源利用率非常低,2010年水資源利用率僅為7.6,其中農業的用水效率僅為48.99元GDP/立方米。相關資料顯示,自乾旱以 來,許多地區在農業生產方面採用滴灌技術,2009年大旱時,全省大力推進五小水利建設,僅水窖就已經修了300萬個。但是,鄭曉雲認為,在推廣農業節水技術方面和建設五小水利設施方面我省仍有欠缺。

鄭曉雲說,國外家庭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非常先進。雲南農村收集雨水的方法單一,效果不好。今後要推廣雨水收集的技術,提高利用效率。“300萬個 小水窖是遠遠不夠的,我想,我們不僅要把水窖建進每個農戶家中,還要建進田間地頭,建1000萬個小水窖是雲南解決乾旱問題的重要目標。同時提高農業用水 效率和工業節水技術。

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

從水資源利用情況分析,2010年雲南省因旱災用水總量下降了3.4%,其中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別減少了71.3%和11.3%,但是工業用 水卻增加了15.3%。保持工業持續發展是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保證,但工業發展對水的剛性需求,加劇了水的供需矛盾,也加劇了乾旱對經濟的影響程度。因此,如果不改變當前的發展方式和技術水平,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第二產業的快速發展,旱災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還將進一步加劇,旱災的出現存在一定 的必然性,旱災也將存在一定的長期性。

缺乏防災減災準備和應對能力

“缺乏防旱減災準備和應對旱災的能力是旱災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關鍵。我們只有做到未雨綢繆,才能抗旱勝利。”鄭曉雲認為,乾旱是一種難以把握、 緩慢發作的自然災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國際經驗顯示,正確認識乾旱的長期性,改變當前的乾旱管理,樹立長期防旱減災的風險管理意識,建立預防性的風險管理,能有效抵禦旱災風險和降低危害,這是雲南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提出建議

建生態補償機制 或設資源環境稅

“目前首先應解決各級幹部對乾旱危害性及長期治理的必要性認識不足的問題,並儘快制定應對旱災的長期規劃,實施相關的治理工程,建立國家層面上的生態補償機制。”鄭曉雲認為。

如何建立一個應對旱災的長效機制呢?鄭曉雲認為,應對極端氣候災害長效機制包括組織機構、制度保障、財物保障、技術保障、環境治理等內容,“我們建議由省政府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儘快開展這項工作。各個州市、縣(市區)也應該儘快制定各自的方案。”

開展生態補償機制探索,他認為僅僅依靠雲南省自己的財力和中央的臨時補助,是無法完全解決雲南當前和今後長期的生態修復、抗旱和旱災的後期治理 問題的。建議將國家框架下的生態補助機制的建設作為雲南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財力支柱,由中央政府協調建立國家層面上的生態補償機制,目前重點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是珠江和金沙江兩條河流流域。或者設立資源環境稅,結合主體功能區劃分,根據各省區生態環境建設任務和責任,加大中央財政對生態環境建設專項資金 的轉移支付力度。

“雲南4年連旱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防止進一步的乾旱及乾旱修復工作不僅艱鉅,而且影響到中國西南的生態安全。雲南應當制定《雲南乾旱治理及修復工程規劃》,並探索將其納入國家規劃的途徑。”鄭曉雲建議,可以探索結合2011年國務院分佈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實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 修復工程,每5年統籌解決若干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民生改善、區域發展和生態保護問題,根據規劃和建設專案的實施時序,按年度安排投資數額。優先啟動西部地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修復工程,將雲南乾旱治理納入規劃的內容。

一家之言

停止破壞森林資源

“乾旱是自然現象,但肯定與人類的行為有關係。”鄭曉雲認為,乾旱的發生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鄭曉雲說:“砍伐森林會導致水汽難以輸送、難以形成降水、土地難以蓄水,於是持續乾旱。目前,雲南除了短期應急使用儲存水和獲取地下水源之外,還應該立即停止對森林資源的破壞;儘快修復被嚴重損害的森林生態系統。”

擔心因乾旱致貧

鄭曉雲等專家發現,持續乾旱造成災區水資源的極度缺乏和農業經濟的大量損失,已經無法維持當地農民的生存,不少村寨的農民把外出作為解決生存的唯一途徑。

專家組曾考察的昭通市是勞動力輸出大市,青壯年勞動力大部分在外打工,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孩子,抗旱救災人力嚴重不足,又缺乏資金和物資,不能有效組織抗害救災,為了解決吃水和生存的問題,不少村寨出現舉家遷出到城鎮打工,甚至是全村遷出打工的現象。

鄭曉雲分析稱,雲南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城鄉中低收入水平的居民應對災害的能力較弱。持續乾旱,會導致城鄉居民生活成本增加,生活質量下降,尤其是對農村居民影響較大,致使中低收入水平的居民中非貧困的居民陷入了貧困,貧困的居民更加貧困。

瑪雅人被幹旱擊垮?

“很多人認為不下雨就是乾旱,下雨了旱情就解除了,這其實是個誤區。”鄭曉雲指出,乾旱就像一臺大聯動機,當一次特大旱災襲來時,它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可能是深層次的、多方位的,它不僅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對社會、經濟和日常生活也造成影響。

鄭曉雲說,有媒體曾經報道過一項研究重新定義了“瑪雅之死”,研究大膽地提出:曾經輝煌一時的瑪雅文明迅速衰落的真正原因是乾旱。科學家使用氧的同位素和石膏作為指示氣候變化的物質,“讀”出了1000年前瑪雅時代降雨量的變化。發現只要遇到“世紀乾旱”,瑪雅文明就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衰退。瑪雅 人勉強撐過了前兩次乾旱危機,但當第三次大旱降臨時,瑪雅人被徹底擊垮了。(關注2013乾旱,就請關注本站乾旱專題 )

專家談雲南四年連旱之謎
掃碼關注公眾號

專家談雲南四年連旱之謎 第2張
掃碼下載app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xinwen/xgmr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