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小年又叫什麼節 小年的別稱有哪些

小年又叫什麼節 小年的別稱有哪些

導讀:小年又叫什麼節?小年的別稱有哪些?小年別稱很多,習俗更多,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同時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對小年習俗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來瞧瞧吧。

小年又叫什麼節 小年的別稱有哪些

小年

小年又叫什麼節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

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小年的別稱有哪些

小年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多數地區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小年,因此,小年的時間不同,在各地的風俗也就不同。小年也是全家團聚的日子,家家戶戶開懷暢飲,放鞭炮,還有一些家庭會祭灶王爺,以保佑來年風調雨順。

在小年的時候,民間有祭灶的習俗,其源於古代的拜火習俗,歷史悠久。晉代詩人周處的《風土記》中就曾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此外,在小年的時候人們也有掃塵、吃灶糖、買年貨、剪窗花等習俗。

小年又叫什麼節 小年的別稱有哪些 第2張

小年

小年習俗

習俗一:祭灶王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年臘月廿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於是,小年這天人們會擺一些糖瓜、灶糖在灶王像前,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習俗二:貼窗花

過了臘月廿三,家家戶戶就開始貼窗花了。以前,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人帶著孫子孫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貼上。如今,多數人都是去買窗花,似乎會少了一絲喜悅和年味兒。

習俗三:貼春聯

在很多地方,小年就開始貼春聯,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比較傳統的人家,還習慣請寫字好的人來書寫春聯。一般用最普通的紅紙黑墨,簡樸卻年味兒十足。

習俗四:掃塵土

小年時,還要掃灰塵,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

這一習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掃塵也寓意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結語:以上是萬年曆小編整理的“小年又叫什麼節,小年的別稱有哪些”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標籤: 別稱 小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53q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