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關於春節的來源的資料 春節的起源有哪些說法

關於春節的來源的資料 春節的起源有哪些說法

導語:春節我們是很熟的了,不管是關於春節的習俗,還是關於春節的傳說我們都是耳熟能詳,但是春節到底怎麼來的,我們還是一知半解,春節的起源有哪些說法呢?如果你也不知道,那麼關於春節的來源的資料能讓你解一下。

關於春節的來源的資料 春節的起源有哪些說法

關於春節的來源的資料 春節的起源有哪些說法

關於春節的來源的資料 春節的起源有哪些說法

春節源於臘祭或蜡祭

較為流行的說法是春節源於上古時期的臘祭或蜡祭。《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春節”條:“關於春節的由來,或說源於上古社會的臘祭,臘即歲終祭眾神之名,因而春節乃是由一年農事畢後為報答神的恩賜而來。”段寶林《中國古代的狂歡節——春節、蜡祭與儺》一文雲:“春節是中國最大的一個節日,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一般認為其源為上古的蜡祭。”

 春節源於年的概念時代

春節源於農業的記時。我國古代是一個農業著稱於世的國家。在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先民們為了掌握耕作的季節,不誤農時,在生產實踐中根據早象迴圈的規律,發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週期,這對於農作物的種植、管理、收穫起了很大的作用。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農曆十二月七年級為“年”。周代使用周曆,周曆建子,以農曆十一月七年級為“年”。

關於春節的來源的資料 春節的起源有哪些說法 第2張

春節起源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用顓頊歷,以建亥孟冬之月(農曆十月)的七年級為“年”。漢高祖劉邦奪取天下後,沿用秦代顓頊歷,以農曆十月七年級為“年”。漢武帝時,由於屢次改歷,曆法很不準確,出現“朔晦月見,弦滿望高”(《漢書·律曆志》)的錯亂現象,他便命司馬遷、落下閎、鄧平等人改《顓頊歷》,以夏曆為依據,另作《太初曆》,以月為“歲首”,正月七年級為“年”。

由年節”(春節)也就隨之而固定下來“年節”(春節)的最早含義,一是慶豐收,《詩經·豳風·七月》就記載了西周時期的“年節”活動。“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先民們在新年(十一月七年級)到來之際,拿出用棗和稻釀造的醪酒,老人喝了會健康長壽。“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為慶祝一年的收穫和新一年的到來,人們捧上兩樽美酒,殺上一隻羊,抬上公堂,高舉牛角杯,同聲祝賀:“萬壽無疆!”二是祭祖,《詩經·周頌·豐年》就保留了秋收後祭祖的情況:“豐年多黍多徐,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薰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其意是說,今年糧食豐收廠,高高的糧倉裝得滿滿的,有千億萬斤之多。用豐收的五穀釀成酒和醴,再加上百種豐厚的祭品,祭祀先祖先妣和神靈,讓列祖和神靈的恩澤遍施人間,永保農業豐收。

 春節名稱的來源

關於春節的來源的資料 春節的起源有哪些說法 第3張

春節

1911年12月31日,湖北軍政府釋出題為《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的通告,指出:“現奉孫大總統諭,中華民國採用陽曆,期於一新耳目,與世界各強國共進文明,即以十一月十三日改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日”,並要求“出示曉諭軍民人等一體遵照毋違”。1912年1月1日(農曆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孫中山在南京舉行了臨時大總統受任典禮,從這日始,中國使用陽曆紀年,稱陽曆一月一日為“新年”,從此,農曆的正月七年級,則不再被稱為“新年”。由於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同時也為區別世界公曆的新年,所以民間就開始出現了把農曆新年稱為“春節”的說法,久而成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故把陽曆1月1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七年級正式改稱“春節”。自此,“春節”之名才算正式列入中國的節日法典。

 春節有關民間傳說

關於春節的來源的資料 春節的起源有哪些說法 第4張

春節傳說

“過年”在民間有一段古老的傳說。相傳 在太古的時候,有一種凶殘無比的怪獸,人們叫它“年”,每隔 三百六十五天晚上,“年”就要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因此, 人們到時候都要熄燈滅火,避難躲災。  一次,這個妖怪到了一 家門口,恰巧這家人穿著紅衣,點了一堆竹子取暖。先是小孩 不小心,把一個盆子碰落在地下,“噹啷”一聲,把妖怪嚇了一 跳。緊接著燃燒的竹子又“啪啪”地爆晌了,“年”因怕響、怕紅、 怕火而嚇得掉頭逃竄。於是這家人便興高彩烈地相互道喜。

標籤: 春節 起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97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