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寒食節的來歷是什麼 寒食節的起源

寒食節的來歷是什麼 寒食節的起源

導語:現在寒食節已經式微,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寒食節,更不要說了解寒食節的起源了。那麼寒食節的來歷是什麼呢?傳說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名士介子推而產生的,但是現在也有不同的說法認為,寒食節起源於古時候的禁火習俗,下面我們來看看詳細介紹。

寒食節的來歷是什麼 寒食節的起源

寒食節的來歷是什麼 寒食節的起源

寒食節的起源

為紀念介之推,晉文公規定每年在介之推被燒死的這一天,晉國國內家家戶戶都要禁菸火而吃冷食,據說這就是寒食節吃冷食習俗的來源。

於是晉地之民便在每年的寒食時節斷火冷食。最初寒食節的斷火時間為一個月,但由於天天吃生食,致使許多人因身體不適而生病。到東漢時期,幷州刺史周舉注意到此種狀況後,為解決這個問題,便親自到介之推廟進香,請求介之推將斷火的時間改為三天。此後隨著寒食節風俗向全國的傳播,斷火之俗也逐漸在全國推廣開來。斷火時間也逐漸由三天改為了一天。

 寒食節肯能在冬季

天文學家認為寒食節禁火、出火之“火”是指大火星,即商星,參星和商星是相對的,三月參伏,則意味著火見,也就是火出。自八月至來年二月,黃昏時都見不到大火星,故後人推廣而統稱為內火。所謂三月火出即是指大火星皆出東方。二十八宿的龍神位於農業生產中最關鍵的季節,受到人們對大火星的崇拜,便形成民間禁火、出火習俗。然而,正如中村喬所說,由春季論述寒食起源之說,基於魏晉以後的寒食是冬至之後一百零五日進行,這和《周禮》的《秋官·司炬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夏官·司爟(guan)氏》“季春出火民鹹從之”的時期大略一致。但是,所見寒食風俗最古老的事例是後漢桓譚的《新論)和(後漢書·周舉傳),因其在冬季進行,所以應該把寒食的古制在冬季進行作為其起源。

寒食節的來歷是什麼 寒食節的起源 第2張

寒食節禁火

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又叫“禁菸節”或“熟食節”,相傳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按照古代的風俗,節日期間要禁止一切煙火,包括生火做飯。為此必須事先準備好熟食,到時只能吃這些冷的食物,所以叫“寒食”。

寒食節的習俗活動主要有三項:禁火、掃墓、郊遊。寒食節的具體時間定在前一年冬至後的105日或106日,恰好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兩天。因為寒食節通常要禁火三天,所以有關活動要延續到清明。這樣久而久之,人們對寒食與清明就逐漸不加區分了,以至現在有不少人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了。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日期相近,自唐以後,與祭祀祖先亡靈以及郊遊掃墓活動,逐漸融匯成為一個節日,民間也有把清明節稱為寒食節、禁菸節的,甚至還有“清明寒食”的說法,因此寒食節有許多習俗和清明節一樣,也有盪鞦韆、蹴鞠等娛樂活動。

畫卵

古代寒食節的習俗,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鄴中記》載:“寒食日,俗畫雞子以相晌。”南朝梁宗凜《荊楚歲時記》載:“古之豪家,食稱畫卵。”

唐代寒食節吃煮雞蛋就是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更有好事者,在雞蛋上雕刻各種花紋圖案,並染上色彩,增加雞蛋的外觀美感,久之,形成了一種傳統習俗,這就是唐人所說的鏤雞子。

寒食節的來歷是什麼 寒食節的起源 第3張

畫卵

“鏤雞子”又名“畫卵”,是一種精心雕鏤的彩蛋。“鏤雞子”雖在魏晉時就已經出現,但它的普及卻在唐代。當時人們還要把鏤刻過的雞蛋拿出來相互比試,爭巧鬥藝,這種習俗當時稱為“鬥雞子”。由於民間鬥彩蛋之風甚盛,唐太宗貞觀年間(627一649年)就提出要對“雕鏤雞子”加以約束,但是一種流行的風俗僅靠官方簡單的“禁斷”是難以收到成效的,唐玄宗開元年間,唐朝對民間的這種“鏤雞子”風俗就不再幹涉了。

祭祖掃墓

祭祖掃墓是重要的寒食節的習俗。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在墓前祭祀祖先謂之掃墓或稱墓祭、掃拜,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v5x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