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大暑時節臺灣半年節習俗

大暑時節臺灣半年節習俗

大暑時節前後,在臺灣有過半節的習俗。農曆六月是一年的一半,臺灣人把六月七年級到十五這一時段稱為半年節。這時的天氣一般很熱,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之說,即以夏至日起,十天為一伏,稱為頭伏、中伏、末伏。由於夏伏較熱,食慾不振,故人們飲食上較需謹慎。傳統習慣中新娘,初伏時就會被孃家接回家小住一陣子,以免過於勞累,稱為“歇夏”;結婚較久的媳婦也可趁此回孃家小住,省親敘舊。此一習俗目前在臺灣一些農村還被沿用,在六月初六、或十六、二十六,任選一日返回孃家,也是“歇夏”的遺習。作媳婦的回孃家時要帶“等路”(禮物),等到回婆家時也要準備禮物,稱為“款禮路”,多則十二項,少則六項,其中多有棟藍、洋傘、扇子、龍眼、木屐、四方糕仔等物,象徽吉祥。


臺灣半年節女兒回孃家


六月梅雨已過,故有以六月六日為“暴衣節”的古俗,諺語有云:“六月六,暴龍袍。”民間即在此暴晒衣被、圖書等物;以往老人有準備“壽衣”的習俗,也取出暴晒,稱為“張壽衫”。主要是為了去除梅雨的黴氣,並準備晒後收藏冬衣,此為具有古代衛生教育功能的節日。這一習慣與大陸其他地區民俗是一樣的,從記事起,每年六月初六這天,我外婆就會把家裡的所有過冬的衣被都搬出來曝晒,這樣可以防黴,也可以消毒。

“半年節”的習俗,最早主要是福建閩南地區的漳州人和泉洲籍的同安人所過的節日。曆書上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自農曆元月到六月剛好半年,這個節日主要是慶祝農作的豐收,民眾為了感謝天地神明與祖先的默默庇佑,使得該時節能有農碩的農作收成,生活飲食無虞,因而準備應節的供品祭祀而來。在臺灣早期的漳州籍、同安籍人士,仍保留吃“半年圓”的習俗。先將湯圓和牲禮祭拜神明及先祖,以示謝恩之意,然後全家才共同食用,也是象徵團圓的美意,所半年節又稱半年圓。後來這個習俗在臺灣很多地區流行起來。

由於半年節多在農曆六月七年級或十五祭拜,正逢民間每月七年級、十五拜土地公犒將的日子,所以一般多在當天準備牲禮等祭品、和半年圓一同祭拜神明和祖先的默默庇護。(關注大暑,就請關注本站大暑專題 )

大暑時節臺灣半年節習俗
掃碼關注公眾號

大暑時節臺灣半年節習俗 第2張
掃碼下載app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rwv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