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新聞 >

高溫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 初步確定為明清時期建造

高溫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 初步確定為明清時期建造

在連晴高溫天氣下,長江水位出現了回落,隨著江水水位的下降,雙河口鎮五臺村附近的江水中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一共有3龕摩崖造像。據悉,這是清明時期建造的。那麼,最近重慶到底有多熱呢?在高溫下河水水位下降有多猛?昨日(16日)“重慶嘉陵江都被晒乾了”上了熱搜......

高溫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

高溫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 初步確定為明清時期建造

重慶高溫

近日,重慶。長江水位回落,雙河口鎮五臺村附近淹沒在江水中的佛爺樑島礁露出江面,島礁礁石最高處發現3龕摩崖造像,初步確定為明清時期建造,距今已有近600年曆史。

摩崖造像介紹:

以石刻為主要內容的佛教造像,特點是或置於露天或位於淺龕中,多數情況以群組形式出現,有時與石窟並存。

相關例項:

佛溝摩崖造像

佛溝摩崖造像位於南陽市方城縣小史店鄉寺門村東南8公里處香山山腰。此處為桐柏山餘脈,當地群眾謂之佛溝。鑿於唐代。造像分別雕刻在山上兩塊天然巨石上,兩石相距0.2米,南石高2.6米,寬2.7米,厚1.5米;北石高3.1米,寬3.3米,厚2.5米。總計造像32龕138尊,其中南石四壁造像18龕66尊,北石三面造像14龕72尊。最大佛像高1.4米,最小僅高0.2米。主要內容為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薩,文殊騎青獅,普賢乘白象,12羅漢像,12臂觀音等。

主要有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阿難、迦葉、比丘等。形象逼真,姿態各異,有的寧靜端莊,和藹可親,有的金剛怒目,氣魄雄強。雕刻細膩,技法嫻熟。其風格與龍門石窟相近,有較高的考古研究價值,原建有香山寺。1986年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溫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 初步確定為明清時期建造 第2張

佛像

藥王山摩崖造像

藥王山摩崖造像位於西藏拉薩郊區藥王山西側,是一處著名的室外宗教景觀,在山體上密密麻麻地刻滿了數千個大小佛像,因此,人們也稱為"千佛崖"。

據說這裡最早的石刻佛像是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時期的作品,藏傳佛教的一些著作記載說:有一天,松贊干布來到紅山,突然看到有六個字的影子從山中自然顯現,他立即沐浴淨身,默默祈禱。過了一會,他又在六字真言放出的光芒中看到觀世音菩薩、度母、馬頭金剛等佛像,於是他請人依照自然所現,在岩石上雕刻出佛和菩薩的像以及六字真言。此後,千百年來,人們不斷地在岩石上雕刻著佛像和各種菩薩造像,直至今日。

在千佛崖前面,有無數的瑪尼堆,這是朝拜者們留下的石頭堆。由於藥王山地處拉薩的大轉經路上,每天來這裡朝拜的信徒很多,所以瑪尼堆也特別高大。每年的藏曆四月,在這裡舉行盛大的宗教節日。

溫塘摩崖造像

溫塘摩崖造像位於陝縣溫塘村南山陰的石壁上,距三門峽市區15公里。現有造像36尊,龕6處。

第一龕高1.75米,頂呈火焰狀,內雕有一佛二菩薩的立像,有蓮梗相連。佛高1.35米,頭部有火焰狀飾。菩薩高1.20米,足下皆踩有蓮花臺,雕像面部基本完整,龕外兩側鑿有供養人像,並有唐雍州高陵縣尉成克溝、唐果州相如縣令王希昶的題壁刻石。

往西一龕為高2.25米的大龕,頂部形狀同第一龕,內雕菩薩立像,造形優美,其頭頂花冠正中雕有一座佛龕內塗有赤、綠、青顏色,龕下石壁題有唐大曆九年(公元774年)陝虢觀察防禦轉運使皇甫溫的題記。

下部東側一龕右方是唐大周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承務郎陝州博士騎都尉徐義節撰文,郭元亨書的“溫湯古寺銘並序”。

據造像風格和題銘文字看,此幾處石窟開鑿時間不一,有洛陽龍門石窟的風格。 但據大周長安二年的題銘,稱之謂“溫湯古寺”。1963年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溫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 初步確定為明清時期建造 第3張

龍門石窟

大埂子摩崖造像

大埂子摩崖造像位於大英縣天保鎮沙石咀村3組,坐東北向西南,鑿於長10米、高3米的崖壁上,是唐代天寶九年(公元750年)遺留下來的珍貴佛教文化遺產。

造像共4龕,所佔面積30平方米。造像以觀音為主,第一龕寬1.4米,高1.5米,進深1米;第二龕寬1.8米,高2.6米,深0.2米;第三龕寬0.52米,高1.3米,深0.4米;第四龕寬0.87米,高1.6米,深0.5米。第一龕有佛像53尊,部分頭部損毀,中間圓雕觀音像不知去向,但其背光雕刻依然完好,右邊飛天若凌雲起舞,直上雲天;左邊飛天損毀嚴重,但殘存部分依然可見其動態之美。頂上華蓋完整無缺,其上彩繪清晰典雅。門前兩尊力士,神態莊嚴,英氣逼人,大有降妖除魔之神威。左右兩壁所鑿佛像星羅棋佈,栩栩如生。第二龕為三面千手觀音,右邊千手尚存,左邊千手遭損。觀音之態雍容華貴,其穿戴有薄衣透體之態。千手觀音右下方跪一小童,姿態優美,耐人尋味。第三龕為菩提樹,儲存完整,葉面誇張。第四龕為淨瓶觀音,該觀音頭和手臂皆已損毀,但其形體線條優美流暢,神態栩栩如生,有曹衣出水之美感。大埂子摩崖造像形態完美,雕刻技藝精湛,是唐代儲存至今的藝術珍品。

文管工作人員經過勘察發現,大埂子摩崖造像之千手觀音是遂寧地區發現的唯一頭為三面的千手觀音石窟造像,其藝術價值歎為觀止。該造像還有科學嚴謹的排水系統。據介紹,大埂子摩崖造像的排水系統為一套隱蔽工程,它巧妙地利用巖體,環造像之上而開鑿,即使雨水順溝排出,又不影響造像之美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xinwen/70d9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