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2018寒食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寒食節是哪一天

2018寒食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寒食節是哪一天

2018寒食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寒食節是哪一天

導語:馬上就要清明節了,清明的前期是寒食節,估計知道寒食節的朋友很少。寒食節起源於山西省介休市綿山地區,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但在後來的發展中由於節期與清明節相距很近,到唐代後,寒食節與清明節合為同一天,人們漸漸的也就不過寒食節了。那麼,2018寒食節是幾月幾號?想了解今年寒食節是哪一天的朋友就請關注萬年曆吧!

2018寒食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寒食節是哪一天

2018寒食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寒食節是哪一天

2018年寒食節是4月4號,星期一。農曆二月十九。

寒食節源於春秋時,介之推被焚於介休綿山。晉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時已形成全國性法定節日,後與清明節合二為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節日。寒食節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間各歷史時期、節日期限不等,先後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後變為一日。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如高昌國自唐代起將三月九日定為寒食節)。

由尊崇介子推忠君愛國,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清正廉明的抱負,隱不違親的孝道品德發展為聚民心、凝國魂,體現中華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節日。並形成餳、青精飯等系列養生長壽的寒食食品。

寒食節時期有拜掃展墓、禁菸、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樹、鞦韆、賞花、鬥雞、饋宴、詠詩等。賜宴、賞花、鬥雞、鏤雞子、牽鉤(拔河)、鑽木取火、放風箏、鬥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寒食節古詩詞欣賞

寒食節古詩詞欣賞

唐·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

驛騎明朝發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譯註】

去年上巳節時還與人在落橋邊飲酒作樂,而今年寒食節,只能獨自一人在廬山腳下度過。

【說明】

公元710年(景雲元年)年,唐睿宗即位,將宋之問等都貶謫發配偏地。此詩就是宋之問途經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所作。此詩前四句側重於“感物”,著力渲染滿眼春光,引起今昔之思;後四句側重於“思歸”,直抒滿腹鄉愁。字裡行間流露出對遭貶南行的哀傷,情思深婉含蓄,語言清麗自然,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賞析】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這兩句運用反襯、對比手法,撫今追昔,感慨今日的滄桑,流露出詩人遭貶南行的惆悵落寞情懷。“去年上巳洛橋邊”,農曆三月三日為上巳節,這一天是文人墨客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流觴曲水,修禊事,本是一個令人神清氣爽的日子。去年那日,詩人還能參與其中,而今年寒食時節,卻已成了貶謫之人,縱然有眼前秀麗的廬山,也沒了欣賞的興致,哪裡還有往日的愉悅,不過是孤獨終日罷了。“去年”,“今年”,對比鮮明,露出詩人此時內心的孤獨悽切。一年之隔,詩人處境大不相同,詩中雖隻字未提遭貶之事,但通過地名“洛橋邊”與“廬山曲”的對照,失意之態清晰可見。

宋·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遊女並。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譯註】

滿院子裡月光清亮明朗,只有無數的柳絮飄過,無影也無蹤。

【說明】

張先,北宋著名詞人,晚年與蘇軾等人有交往。張先年齡雖長於晏殊、歐陽修,但仍然接受他們的影響,尤以晏歐一派的小令擅長。他善於鍛鍊字句,喜歡寫一種朦朧的美,更以“影”字著名。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這首詞既是一幅寒食節日的風俗畫,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靜的夕陽頌。詞的上片極寫節日的歡樂,下片寫歡樂後的幽靜。上片從一旁觀老翁的眼中寫出熱鬧景象,熱鬧的景象中仍含有寧靜的心情;下片幽靜的月色下特意寫了柳絮暗飄,亦可謂靜中有動。

【賞析】

不愧是張三影,每次“影”字一出,便境界全出。“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這兩句寫寒食節夜晚美麗迷濛的景色。夜深人靜,萬籟俱寂,院中的月色清亮明朗,襯托出作者遊樂一天後恬靜舒暢的心情。夜色中還有無數的柳絮從空中飄過,濛濛撲到人身上,卻看不到任何的痕跡。這裡寫“無影”是虛,寫無聲是實。靜夜無聲,詞人獨自欣賞月色,雖沒有了白日的喧鬧,但是這種寧靜也不失為一種享受。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說:“張子野吳興寒食詞‘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餘嘗嘆其工絕,世所傳‘三影’之上。”

宋·史達祖《壽樓春·裁春衫尋芳》

裁春衫尋芳。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幾度因風殘絮,照花斜陽。誰念我,今無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聽雨挑燈,攲床病酒,多夢睡時妝。

飛花去,良宵長。有絲闌舊曲,金譜新腔。最恨湘雲人散,楚蘭魂傷。身是客、愁為鄉。算玉簫、猶逢韋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

【譯註】

寒食節臨近,看到人家(在採集蘋藻),突然想起來與你共度的美好時光。

【說明】

《壽樓春》這個詞調節奏舒緩,聲情低抑,悽切悠遠,適於抒發纏綿哀怨的悼亡之情。史達祖這首詞就很能體現這個特點”上片通過對亡妻瑣碎往事的回憶,傾訴作者對她的一往情深。下片更是直抒胸臆,重在表達了作者對亡妻熾熱的感情。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這兩句既點出此時節令,又暗回想與亡妻共同有過的美好往事。《詩·召南·採蘋》:“於以採蘋?南澗之濱。於以採藻?於彼行潦。……於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屍之,有齊季女。”古時貴族少女出嫁前,要到宗廟受教為婦之道,教成之日就在宗廟裡主持祭祖之禮,祭時陳設之物中有采來的蘋、藻。(引自網路)詞中所說的“蘋藻香”,後來引申指新婚的溫馨日子,也借指婦女的美德。寒食節,作者見婦女採集芳草,不由想起往日新婚之樂來。以樂景作結,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往事的眷戀,其實是悲哀至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kpy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