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冬至6大傳統食俗 冬至風俗活動特點

冬至6大傳統食俗 冬至風俗活動特點

導語:在我國的古時候,到了冬至這一天,在外的人是要回家團圓的,還會吃一些傳統食物。那麼,今天小編打算跟朋友們來好好介紹一下,冬至6大傳統食俗是什麼?冬至風俗活動特點是什麼?有不知道的小夥伴趕快跟著小編來學習一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冬至6大傳統食俗

冬至6大傳統食俗 冬至風俗活動特點

冬至

餃子

民間有種說法是,“冬至不咬冬,揚場無正風"。這裡的“咬冬”就是吃餃子了,以前的人們把冬至看作是新一年的開始,所以非常重視冬至這一天,會以吃餃子、湯圓、喝羊湯等慶祝新年的到來。而“冬至不咬冬,揚場無正風”的意思就是,如果冬至不吃餃子,在麥收揚場時,會遇到亂風揚不乾淨。

羊肉湯

傳說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讚不絕口,從此民間形成了冬至日吃羊肉的習俗。羊肉是一種很滋補的食品,人們會在冬至這天做上一鍋羊肉湯,全家人美美地享用,好喝養生又能圖個好兆頭。羊肉湯是先將羊骨頭放入一個大鍋裡熬湯,將新鮮的羊肉及羊雜放入湯鍋中煮,煮熟後撈起、瀝乾、切薄片,再放入滾水中一下,然後倒入湯碗中,衝入滾燙的羊湯水,撒上蔥花,一碗美味的羊肉湯就做好了。

湯圓

冬至日吃湯圓的習俗,在明朝時期就已經形成,那時人們做好湯圓後,要先祈神祭祖,然後全家圍坐在一起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湯圓的外皮由糯米制成,糯米禦寒滋補又潤肺,非常適合冬季食用,同時湯圓中的餡料是芝麻、花生、核桃和一些果料等,營養十分豐富。民間還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因為古人將冬至日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計算二十四節氣都從冬至開始,把冬至當作歲首。

冬至6大傳統食俗 冬至風俗活動特點 第2張

冬至圖

冬釀酒

飲酒一直都是冬至日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在這一天人們主要是喝冬釀酒,冬釀酒又叫冬陽酒,因冬至過後陽氣上升而得名。冬釀酒是一種低度米酒,通常只有2-4度,不會讓人喝醉而傷害身體。冬釀酒是加入桂花和中藥材等釀造而成的,顏色金黃,香氣撲鼻,味道甘甜,冬至日喝冬釀酒驅寒的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祈願。

年糕

冬至吃年糕,寓意年年長高,主要是人們為了圖個吉利。對於老杭州人來說,在冬至日是一定要吃年糕的,而且一天三頓不重樣:早上吃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吃油冬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上吃雪裡蕻、肉絲、筍絲湯年糕。

餛飩

北京有著“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話,相傳漢朝時期,北方的匈奴經常騷擾邊境,部落中的首領,一個姓渾,一個姓屯,老百姓對其二人恨之入骨,於是就在冬至這天用面和肉餡包成角兒來吃,稱作吃“餛飩”,表達了百姓渴望安寧平安的美好心願。於是冬至吃餛飩的食俗被保留下來,家家戶戶到了冬至都要包餛飩來吃。

冬至6大傳統食俗 冬至風俗活動特點 第3張

冬至

冬至風俗活動特點--祭拜祖先、捏凍耳朵

冬至有三候,分別是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意思是冬至時,陰氣控制大局,土中的蚯蚓感陰氣大盛而仍然蜷縮著身體。同時,古人認為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麋因角朝後生,在這時因感受到陰氣漸退而解角;陰氣至盛也是陽氣初生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有一絲溫熱。

祭拜祖先也是冬至的一大習俗。在廣東潮汕地區,冬至這一天,人們要準備豬、雞、魚等肉品和一些果品,然後去祠堂祭拜祖先,之後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午餐。沿海地區的漁民則在清晨祭祖,趕在出海捕魚之前,意為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福建泉州地區冬至的早晨,人們要煮甜丸湯敬奉先祖。

冬至捏凍耳朵也是流傳的習俗之一。相傳東漢醫聖張仲景曾在湖南長沙為官,他在告老還鄉時適逢大雪紛飛。有老百姓衣不遮體,耳朵被凍爛,張仲景就叫人將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在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然後施捨給百姓吃,耳朵被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也就形成了“捏凍耳朵”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81n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