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正月十六的習俗 正月十六有什麼風俗習慣

正月十六的習俗 正月十六有什麼風俗習慣

導讀:過了正月十五,大家以為就沒有習俗活動了,其實是錯的,正月十五後的正月十六還是留存著很多習俗,每一項活動都有趣且極具意義。那麼,正月十六的習俗是什麼?正月十六有什麼風俗習慣呢?想知道,就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

正月十六的習俗 正月十六有什麼風俗習慣

正月十六

1、正月十六走百靈

這在魯西南一帶很盛行。年味已遠,早春來臨。“走出門庭,心靈手靈”,在濟寧地區,早年她們多到孔廟、孟廟、曾廟去燒香許願,母親們祝願兒女成龍成鳳、心靈手巧。更有人在這一天進行走親訪友,相互交流了。

在濟寧地區,早年她們多到孔廟、孟廟、曾廟去燒香許願,母親們祝願兒女成龍成鳳、心靈手巧。不過這是說在過去,現在這些景點收費了,老百姓改成了攀嶺登山望景了,走百靈實為走百嶺了。更有人在這一天進行走親訪友,相互交流了。

在北方一些地方還有烤百靈的,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一些柴和柏樹枝,玉米桔梗,和百靈,等到晚飯之後,全家人便聚集在自家門前將物質點燃,家人圍在火堆前,老人們說一些吉利的話,然後讓全家都烤烤自己胳膊和腿,拍打拍打身體上不舒服的部位,最後全家人都邁過火堆,以求得來年的健康,每家每戶都燃放煙花爆竹,爆竹聲聲響徹大地,以求一個好的開始。還有的在火裡烤一些饅頭或年糕,烤過後分而食之。

傳說吃過這種火裡烤過的饅頭或年糕,可以防百病。也有的燃起柏樹枝,在自家的灶臺上掃一下,意思是掃盡所有的蠍子和蚰蜒,不讓蠍子和蚰蜒進自家的灶臺。最後,每家留有一老人守著火堆,其他人便一家一戶之間川流不息地奔走著烤火。直到烤完百家為止。

正月十六的習俗 正月十六有什麼風俗習慣 第2張

正月十六

2、正月十六跑百病

中原地區有“正月十六跑百病”的傳說和傳統習慣,形式大抵和走百靈差不多,只是叫法不同。也就是說正月十六這一天,吃過早飯,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大門掛鎖,全家出動,到四處去“跑百病”。據人們講:經過正月十六這一遊,就會使“百病”在舒心暢快的短距離旅遊過程中,全部“遺”在路上,“遺”在野外,使得“百病”全消;沒病沒災的會好上加好,更加健康;有病有災的正好“遺”掉,逢凶化吉,時來運轉!因此,這一天的出遊,也有一個禁忌,許多地方人們都可以去,就是不能專門去串親訪友,到別人家去“遊百病”,你若貿然去了,人家會認為你會將自己身上的災病“遺”在他們家裡,於他的家人不利。所以這種犯忌諱的事還是儘量不要乾的好!

正月十六晚上,孩子們抓住最後的機會玩燈,他們以燈打燈,把燈碰碎、燒掉,不僅不惱怒,反而是無比開心,燈籠一著,吉利來到,預示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3、正月十六舞旗花

舞旗花的準備工作須提前幾天進行,到墳林山坡拾掃柏顆,尋找來廢鍋用石臼搗碎,選街面中央刨凍土、修地臼。做這幾樣很辛苦費力,此外,還要準備好麥秸、鋸末、旗杆、拴羊的鐵索和鑿好眼的廢鐵桶。

4、正月十六爬城頭

是從明代興起的南京地區獨特的民俗活動,流行著“爬城頭,踏太平,走百病”的說法。現在,隨著臺城、石頭城、中華門、中山門、漢中門等段城牆陸續修復和向市民開放,這一活動又得以延續。

正月十六的習俗 正月十六有什麼風俗習慣 第3張

正月十六

5、正月十六送牛樁

正月十六送牛樁的習俗由來已久。那時,還不知道要計劃生育,好多人家,第一胎、第二胎生了女孩,總想再生個男孩,就邀請人家給自己送牛樁,以求生一帶把子的。很多時候,凡是送牛樁的,總能如願以償。所以,當時送樁子比較盛行。

6、正月十六鼠嫁女

“老鼠嫁女”的民間傳說,在我國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時日有所不同。上海郊區有些地方說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炒芝麻糖,就是為老鼠成親準備的喜糖。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資興一帶則在屋角、過道遍插蠟燭,意思是將老鼠娶親途經之路照得通亮。“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的年畫和剪紙在我國民間視為“吉祥物”,過年過節時貼在牆上和窗戶上。

7、正月十六逛廟會

蓬萊當地舊傳,陰曆十六為海神天后的生日,當地百姓當作節日慶祝。屆時,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往蓬萊閣天后宮,進香膜拜,求籤許願,捐香火錢,香火甚盛。當地百姓紛紛組織戲班、秧歌隊到天后宮對面的戲樓、廣場上給娘娘唱戲,獻演俚俗戲劇和大秧歌。人們給娘娘進香後,多與親朋好友在天后宮前看戲看秧歌,趁興遊覽蓬萊閣及其附近名勝,在閣下廣場購買個人喜愛的小商品,直至盡興而還,這一習俗沿襲至今。屆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稱為“廟會”。

實際上,逛廟會已在全國普及開了,也已不侷限在正月十六這一天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np7q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