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資訊 >

賽龍舟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賽龍舟的來歷

賽龍舟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賽龍舟的來歷

賽龍舟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賽龍舟的來歷

導讀: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那麼,大家知道賽龍舟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嗎?賽龍舟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快點隨萬年曆小編詳細瞭解下賽龍舟這個有意思的節日吧。

賽龍舟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習俗,也是漢族在端午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的南方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賽龍舟的來歷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其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的情況下,寫下憂國憂民的《離騷》和《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在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

賽龍舟的規則

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中間是母船,兩邊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長者任鼓頭,一名男扮女裝的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划槳前進。傣族是每年傣歷6、7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潑水節”舉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賽時,由一人敲鑼指揮,水手按鑼聲節奏划槳前進。也有女子參與此項活動。根據河道條件,設男女400m,500m,600m,800m,1000m直道競(可按當地條件變更距離)。

航道

比賽應設在靜水水域,航道是直的,起航線與終點線必須平行並與航道線垂直。

根據參賽隊數及場地條件,設2或4,6,8條航道,每條航道寬度可按9m,11m,13.5m佈置。

航道最淺處水深不得少於2.50m,航道內不得有水草、暗礁和木樁,航道外5m內應無障礙物。

器材

按各地傳統龍舟式樣規格製造,製作材料不限。

舵槳及划槳規格按各地傳統要求製作。

龍舟附屬裝置

傳統龍舟可按各習慣製作龍頭和龍尾,並備有鑼、鑼架、鼓和鼓架等,另可帶水標二個,預備划槳若干個。

隊員

隊員必須身體健康,會游泳,熟悉水性。

龍舟參賽隊員為25人。

每隊設隊長一名(運動員兼),比寒時必須佩載標誌。

每隊登舟比賽隊員為23人,包括:舵手、鑼手、鼓手各1人,劃手20人。

每隊替補隊員2人。替換時需經裁判員驗明資格,並於檢錄登舟前替換完畢,登舟後不得替換。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 賽龍舟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賽龍舟的來歷”,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想要了解更多少數民族節日資訊請點選》》56個民族的由來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zixun/ppe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