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生活圈 >養生 >

【小寒養生】最冷的節氣應該怎麼養生?

【小寒養生】最冷的節氣應該怎麼養生?

①5日11時55分,小寒至;②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一年中最冷的隆冬“三九天”就在小寒內;③“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可多吃羊肉等滋補食物;④今年小寒恰逢臘八,重要民俗就是吃臘八粥,過了臘八就開始忙大年了。

【小寒養生】最冷的節氣應該怎麼養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中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一般都是最冷的時期,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小寒的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但隆冬“三九”基本上處於本節氣內,因此又有“小寒勝大寒”之說。在此前的冬至時,地表得到太陽光熱最少,但還有土壤深層的熱量補充,所以還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等到冬至過後,也就是“三九”前後,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儘管得到太陽光熱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

中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此時陽氣已動,大雁北遷,喜鵲開始築巢,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小寒節氣習俗

畫圖數九

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九九消寒圖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

補膏方

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膏方進補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製一點,吃到春節前後。

吃菜飯

小寒吃菜飯是老南京的習俗。南京人對小寒頗為重視,人們會用糯米加生薑、矮腳黃、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一起煮成菜飯。

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

臘八粥

飲食上“小寒”節氣中有一重要民俗就是吃“臘八粥”。粥中均為甘溫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養氣血、驅寒強身的功效。

小寒節氣養生重點

一、起居重“三防”。防寒要護頭、防燥要內服+外用、 防外感要多做肢體伸展運動。

二、飲食重在溫補。多食用豆谷乾果、肉類及溫熱的食物。

三、人體有五個中心穴位,經常按摩,強身健體,抗衰老。

小寒養生:起居重“三防”

1、防寒要護頭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外出記得帶帽。因為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並且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部。

2、防燥—內服加外用

內服

除了多飲溫水之外,還應適量補充蛋白質及脂肪,如滋補湯品、牛奶、酸奶、各類粥品,將水分“鎖住”。

外用

可以使用加溼器。此外,還可以在暖氣片旁邊放置清水,或將乾淨的溼布放在暖氣片上。也可以使用噴壺在你覺得乾燥時或每隔2小時左右在屋內噴灑乾淨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新增不同功效的精油,還能除菌、添香。

3、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多做肢體伸展運動,振奮陽氣,固表防感。此外,還可在每日洗臉後用雙手摩擦面部致生熱,可增強禦寒能力。

小寒養生:飲食重溫補

冬季為進補之佳令!三九進補,可食用以下三類食物。

1、豆谷乾果

五穀是冬季食補的基礎,可以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熱量以抵禦嚴寒。冬季尤其適合多食用紅色及黑色的穀物,如紅豆、黑豆、黑米等。

此外,時令乾果也是滋補佳品,如栗子、紅棗等,可單食,也可入菜煮湯時加入,或將各類豆谷、乾果混合煮粥。

2、肉類

肉類是冬季最適合的食物,尤其以煲湯最佳,既可以起到滋補的作用,又避免油膩肥甘增添脾胃負擔。如牛、羊肉湯;雞湯;鴨湯。

3、溫熱食物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溫、熱的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小寒養生:常按摩五中心穴

人體有五個中心穴位,經常按摩,可以強身健體,抗衰老。

1、頭中心:即百會穴,在頭的正中間。

可經常用掌心按摩,因為這是諸陽之匯,是人體的高處。

2、胸中心:即膻中穴,位於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現代科學發現,人老是從胸腺開始衰老的,經常捶打這裡,可以延年益壽,驅散心中的抑鬱之氣,還能排洩毒氣。

方法:可兩手交叉,握空心拳,不要太實,捶打此穴。

3、腹中心:即氣海穴,位於臍下1.5寸。

方法:可每天早晚,用掌心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摩六十下,讓丹田有溫熱舒適的感覺。

4、手心:即勞宮穴,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勞宮穴在心包經上,經常按壓,可強壯心臟的作用。

方法:可以用兩手拇指互相按壓;也可將兩手頂在桌角上按勞宮穴,時間自由掌握,長期堅持可使心火下降。

5、腳心:即湧泉穴,位於腳底中線前1/3與後2/3交界凹陷處。

最好是勞宮穴(手心)與湧泉穴(腳心)互相交叉按摩。湧泉穴是腎經的穴位,勞宮穴是心包經的穴位,互相交叉按摩可以達到心腎相交、水火相濟的效果,能治失眠。

方法:可在每晚臨睡前半小時,擦熱雙手掌,然後右掌按摩左腳湧泉,左掌按摩右腳湧泉,使心火下降,腎水上升,促進睡眠。

小寒養生食譜

當歸生薑羊肉湯

食材

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

做法

1、當歸、生薑、羊肉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黃酒,旺火燒沸後撇去浮沫。

2、改用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即可加入食鹽等調味品食用。

功效:此湯具有益氣補血、溫中祛寒的作用。

山藥炒魚片

食材

草魚250克、鮮山藥150克、料酒、蔥、姜、鹽。

做法

1、魚肉切片,用生粉拌勻。

2、油鍋,入蔥、薑末煸香,倒入魚片、山藥片翻炒。

3、加料酒、蔥、姜、鹽,再炒熟。

功效:健脾益氣。

素炒三絲

食材

幹冬菇、青椒、胡蘿蔔、白糖、黃酒、味精、鹽、水澱粉、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

1、鍋內放油燒熱,將三絲入鍋煸炒後,放黃酒、糖、再煸炒。

2、加鮮湯、鹽,待湯燒開後加味精,用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健脾化滯,潤燥。

糯米飯

食材

糯米、香米、臘肉、臘腸、花生米、碎蔥白。

做法

1、60%糯米40%香米混合蒸熟。

2、將臘肉、臘腸炒熟;花生米炒熟。

3、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養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shenghuoquan/yangsheng/n3k8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