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節日慶典 >萬年曆 >

端午節一般什麼時候包粽子 端午節的前一天包粽子嗎

端午節一般什麼時候包粽子 端午節的前一天包粽子嗎

導語:臨近端午節之後,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包粽子了,有甜餡兒的也有鹹肉粽子,還有些地方有純糯米的粽子。大江南北有不同的粽子習俗,那麼端午節一般什麼時候包粽子呢?很多朋友也在問,端午節的前一天包粽子嗎?其實包粽子的時間沒有特別規定。

端午節一般什麼時候包粽子 端午節的前一天包粽子嗎

端午節一般什麼時候包粽子 端午節的前一天包粽子嗎

包粽子

一般在端午節前一天包粽子,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

 粽子的前身角黍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用茭白葉把黍米包成牛角狀,叫“角黍”,用竹筒裝上米密封烤熟,叫“筒粽”。

到了晉代時期,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那時候,包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還有中藥益智仁,叫做“益智粽”。以後,逐漸加入紅棗,赤豆,板栗,肉類等,種類開始豐富起來。

南北朝時期,粽子成為人們交往走親戚的禮品。 唐朝時期,粽子傳入日本。以後逐漸傳入朝鮮,東南亞地區,現在這些地區也有吃粽子的風俗習慣。

端午節一般什麼時候包粽子 端午節的前一天包粽子嗎 第2張

粽子

每年的端午節這天,我國不論南方還是北方,農村還是城市,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糯米、粽葉、彩繩等包粽子,滿懷期待的浸泡糯米,清新粽葉,準備餡料。從各地粽子的餡料來看,北方多數是包棗粽子。南方則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

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

根據史書記載,吃粽子源於春秋戰國,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而逐漸流傳下來。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歷史典故 關於粽子最早的記載是1600年前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雲:"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於是以訛傳訛,相沿成俗。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端午節送粽子看閨女

端午這天,在我國的一些地方,如山東萊蕪、安丘及河南南陽等地,還有一項獨特的習俗,就是帶著粽子去看已出嫁的閨女,被稱“送端午兒”、“瞧端午兒”。

端午節一般什麼時候包粽子 端午節的前一天包粽子嗎 第3張

粽子

有一種說法認為,端午是夏糧收成的時節,此時看閨女主要是看閨女家的夏糧收成如何,就如同在中秋期間去看閨女家的秋糧收成一樣。因為孃家人擔心閨女在夫家受苦,所以看閨女也就是看他們的生活情況怎樣。另一種說法,是說這時麥子開始成熟,看閨女是讓女婿來幫忙收麥子。在萊蕪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早年間女兒出嫁後不能隨便回孃家,父母很少了解女兒的情況,所以除了年後走親戚外,只能等到端午節去看看閨女了。因為過去在農村有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已出嫁的女兒,除在年節和遇到某些特殊情況外,一年之中是不能隨便回孃家的,這樣閨女想娘,娘也想閨女,很是痛苦。而另條規定是,端午節前是看閨女的日子,如果孃家不去看閨女,說明家底貧窮,會被人看不起,讓人笑話。因此,娘和閨女早就盼望這一天了。每到這時,孃家就包好粽子、蒸好饃並買上時令瓜果,去看閨女,一則為閨女長臉,二來也可解雙方的想念之苦。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孃家人再也不用擔心嫁出去的閨女吃不好飯了。但由於走親訪友既能聯絡親情,又能互相交流各家的情況,因此端午看閨女還是作為一種傳統習俗延續了下來。

而看閨女的日子,則不一定侷限在端午這一天。在山東安丘,人們是在五月八年級、三的時候去看閨女,而新出嫁的女兒,孃家人第一次去看則往往在節前十多天。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端午節內容嗎?不妨點選》》》端午的來歷及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qingdian/wannianli/3el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