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生活圈 >養生 >

養生卻養出一身病,竟然是你的身體不受補

養生卻養出一身病,竟然是你的身體不受補

冬天進補,春天打虎。又是一年冬天時,主婦們又開始忙活著給家裡的老少進補一番了。不過,春天打虎之力尚未見到,口舌生瘡、徹夜不眠、腹脹屙瀉卻反而伴隨而來。

養生卻養出一身病,竟然是你的身體不受補

“這肯定是不受補唄。”喜愛中醫滋補者常會這麼說。想補又不受補,怎麼辦?

補前需要調脾胃

不受補,關鍵在於脾胃。中醫認為,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臟腑經絡之樞。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消化吸收能力好,進補才有效;反之,就會發生腹脹、消化不好甚至拉肚子等。

不受補的人,要先調理好脾胃。調理脾胃的藥物首推黃芪。

可用少量黃芪每日煎水,代茶作為日常飲料。具體用量宜從10~20克開始,逐步加大,不要超過60克。春夏配合一些炒米一起煎水,秋冬則加3~5個南棗,用800毫升水煎至500毫升當茶飲用。

上班族這樣調脾胃

生活節奏快的上班族,可選用人蔘健脾丸、參苓白朮散、開胃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參術健脾沖劑、理中丸等健脾養胃的中成藥。

如是平時口味較重,喜吃油膩食物而化熱生火,進補後出現呃逆腹脹者,進補前應先清胃火,可選用竹葉、麥冬、苦丁茶泡水喝,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老人小孩這樣調脾胃

老年人及兒童消化力比較弱,胃裡常積有宿食,出現厭食、口臭、便臭等,宜先消食和胃後再進補。可在飯前先服陳皮、山楂、神曲等開胃藥,飯後服香砂養胃丸或保和丸,平時則可用炒谷、麥芽泡水喝。

閒暇之時自我按壓隱白、公孫、三陰交、陰陵泉、三脘、天樞、足三裡等穴,使氣血執行通暢,也是脾胃保養之道。

脾虛者進補,藥食最好

脾胃虛者即使經過上述調理後,可適當進補,也不宜“十全大補”。此時首選性味甘平和緩、藥食兩宜的補品。

海蔘進補

海蔘脂肪含量不高,食後胃腸很少發生滯膩,性質不寒不燥,有補腎助陽、潤燥通腸、滋陰助陽之功效,適合四季食用,尤其適合病後、老年體弱者的調理。一般採取海蔘配合肉類、清補藥材(淮山、枸杞、桂圓等)燉或煲的方式。

花膠進補

花膠具有滋陰助陽、固腎培精之功效,肺腎虛弱、氣血虧損的人用它食補也較合適。不過,新上市的花膠,脂肪相對多一些,消化能力弱者食用易出現滯膩,不宜吃得太多太頻;脾胃虛弱者,以選用貯藏三年以上的陳年花膠為佳。

同時,對於進補的藥物來說,適當的配伍也很重要。補益藥物尤其是補血和補陰藥大多滋膩礙胃,影響消化功能,需要配陳皮、木香、砂仁等行氣補脾化溼藥。如服用燉人蔘後,心煩、難以入睡,則可以在燉人蔘時加入清熱滋陰的麥冬10粒,以減少人蔘的溫燥。

不受補時不要補

中醫“補”的原則本是虛則補之,對身體健康、臟腑功能活動正常的人,並無強壯和延年益壽的作用。而有些情況本不應補,補了還不如不補。

有表證或內有實邪的人,滋補留邪,猶如火上澆油,加重病情。感冒期間,特別是冬天胃腸型感冒者,發熱怕冷,噁心欲吐,不思食。這種情況可先服用一點藿香正氣散或生薑湯之類,待感冒好後,最好再吃神曲、陳皮、雞內金之類的藥開胃和胃,等胃功能恢復後再進補,這樣效果才好。

當然,正確的補法並不簡單,我國自古有“人蔘殺人無過,大黃救人無功”的諺語,便是指補對補錯之差異。而今,在廣告宣傳下,似乎進入“全民皆虛”的時代,頻補濫補,反導致陰陽失調,使正常臟腑功能受到干擾而發生疾病或加重病情。

如真正要進補,自然還是讓中醫師辨一番體質最好。上述一些簡單溫和的方法,作為日常調理倒也無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shenghuoquan/yangsheng/kg4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