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小小世界 >天氣常識 >

蘇軾寫荔枝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下半句是啥 日啖荔枝三百顆下一句是什麼

蘇軾寫荔枝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下半句是啥 日啖荔枝三百顆下一句是什麼

導語:蘇軾對荔枝是喜愛有加的,有多喜愛呢?他專門寫了一首詩來表達他對荔枝的喜愛,即《惠州一絕 / 食荔枝》,詩中有一句是很明顯的表達了他的喜愛之情。那麼,你知道蘇軾寫荔枝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下半句是啥嗎?到底日啖荔枝三百顆下一句是什麼?一起來了解。

蘇軾寫荔枝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下半句是啥

蘇軾寫荔枝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下半句是啥 日啖荔枝三百顆下一句是什麼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日啖荔枝三百顆”出自蘇軾的《食荔枝》,後半句是“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被貶嶺南之後,很喜歡當地的風土人情,連荔枝也變得喜愛。“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意思是:我願意永遠都作嶺南的人,這裡的“長”是長時間、永久的意思。

原詩:

《惠州一絕 / 食荔枝》

蘇軾 (宋代)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譯文:

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賞析:

蘇軾寫荔枝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下半句是啥 日啖荔枝三百顆下一句是什麼 第2張

蘇軾

從“荔枝詩”看東坡先生的嶺南心境。

蘇東坡於宋哲宗紹聖元年被人告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被貶嶺南,“不得籤書公事”。於是,東坡先生流連風景,體察風物,對嶺南產生了深深的熱愛之情,連在嶺南地區極為平常的荔枝都愛得那樣執著。

紹聖二年四月十一日,蘇軾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詩,對荔枝極盡讚美之能事:“……垂黃綴紫煙雨裡,特與荔枝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自此以後,蘇軾還多次在詩文中表現了他對荔枝的喜愛之情。例如,《新年五首》:“荔子幾時熟,花頭今已繁。”《贈曇秀》:“留師筍蕨不足道,悵望荔枝何時丹。”《〈和陶歸園田居六首)引》:“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餘曰:‘及是可食,公能攜酒來遊乎?’意欣然許之。”《和陶歸園田居》其五:“願同荔枝社,長作雞黍局。”《食荔枝二首》其二:“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二句最為膾炙人口,解詩者多以為東坡先生在此讚美嶺南風物,從而抒發對嶺南的留戀之情,其實這是東坡先生滿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讚歌。

蘇軾寫荔枝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下半句是啥 日啖荔枝三百顆下一句是什麼 第3張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不錯,從一些現象上看起來,蘇軾在嶺南時的心情與初貶黃州時相比,確實顯得更加平靜,不見了“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的失意與苦悶。《宋史》本傳說蘇軾在惠州“居三年,泊然無所蒂介,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貶為瓊州別駕後,居在“非人所居”的地方,“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猶謂不可。軾遂買地築室,儋人運甓畚土以助之。獨與幼子過處,著書以為樂,時時從其父老遊,若將終身。”蘇轍《東坡先生和陶詩引》介紹: “東坡先生謫居儋耳,置家羅浮之下……華屋玉食之念,不存於胸中。”蘇東坡在嶺南時,除了關心自然風光和民情風俗以外,還與出家人交往頻繁,詩文中就留有很多與僧人唱和的作品。這一定程度上確實表現了避世意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xiaoxiao/tianqichangshi/l351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