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秒知幫 >

生活圈 >植物 >

獼猴桃菌核病 獼猴桃菌核病表現

獼猴桃菌核病 獼猴桃菌核病表現

櫻桃菌核病(YangtaoSclerotiniarot)是一種常見的花和果實的害蟲。

獼猴桃菌核病 獼猴桃菌核病表現

症狀

雄花受害(獼猴桃雌雄異株花果)最初為水浸狀,後變軟,繼之成簇衰亡凋殘,幹縮成褐色塊狀。雌花受害後花蕾變褐,枯萎,無法開放。雨季時,病體部長出現白色黴變。水果受害,初期呈水漬狀褪綠斑,病部凹陷,逐漸變軟腐爛。這些果實不耐貯運,容易腐爛。發病嚴重的田間果實,一般都先後脫落;少數果實因果肉腐爛,皮破裂,腐爛汁溢而僵縮;後期,發病果皮表面出現不規則的黑色菌核粒。

病因

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是一種核盤菌,它是一種子囊真菌。細菌不產生孢子,由菌絲聚集形成菌核。菌核黑褐色,形狀不規則,表面粗糙,大小為1~5毫米,抗逆性強,不懼怕低溫溫和乾燥,能在土壤中存活數百天。菌核抽水萌發,長出高腳酒杯狀子囊圓盤。子囊圓盤,直徑在0.3~0.5(mm),呈淺赤褐色,盤盤呈密生網狀排列。子囊棒狀或筒狀,直徑104~148×7.9×10.1(μm)。其中8個囊孢子,單列生長,無色單胞,橢圓形,大小7.8~11.2×4.1~7.8(μm)。

傳染途徑和發病情況

奇異桃菌核病,是南方雨季常見的病害之一。這種細菌可以寄生70多種植物,包括油菜,茄子,西紅柿,生菜,辣椒,土豆,三葉草。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附著在病殘組織上,翌年春獼猴桃始花期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狀、射出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為害花器。少數未發芽的菌核可在土壤中不斷髮芽,侵染生長中的果實,造成果腐。在20~24℃和85~90%的相對溼度條件下發病較快。

預防方法

冬季修剪、清園、施肥後,將表土翻埋10~15cm,使表菌核埋在土中的深度不會被土壤中的細菌感染。

使用50%乙烯菌核利可溼粉劑,40%菌核淨,50%撲海因,50%速克靈可溼粉劑1000倍液,在初發期及前期噴灑2次,防效良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bang.com/shenghuoquan/zhiwu/krveq.html